2005年7月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等八部委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主办主题为“伟大胜利”的大型展览,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出席了展览开幕式。中央军委委员、总*部主任李继耐在开幕式结束时,亲切地接见了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的子女。李继耐对戴安澜在抗战中作出的贡献及其子女向国家无偿捐献戴将军生前身后八件文物的行为给予高度评价。笔者有幸当场感受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并因为亲自征集这些文物,使之得以面世,教育后人,而百感交集。高兴之余,述诸笔墨,以飨读者朋友。
这八件文物分别是:戴安澜将军生前刻的印章一枚,戴将军牺牲后国共两党、民主党派领导人、海外侨领及戴生前好友敬献挽诗、挽词、挽联的存根六本,美国陆军部前副总参谋长帕特里克·J·荷兰先生代表里根总统就重铸懋绩勋章一事给戴将军家人的复信一封。
戴安澜将军生前刻的印章是一枚玛瑙章,长约3.3厘米,章切面为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阳刻“铁汉”二字,篆体,布局端庄,笔画遒劲。据戴安澜长子戴覆东先生介绍,这枚印章是戴将军在台儿庄战役前后所刻。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春中国军队抗击日寇取得重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时任七十三旅旅长的戴安澜曾奉命率部参战。此前,由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国内形势异常紧张。面对亡国危险,戴将军不免忧心忡忡。为了救国家于危亡,戴将军曾打算化名“戈挥日”,开展游击抗日活动。“戈”乃“戴”之偏旁,保留戴姓之意,“挥日”二字则表达他对日作战的勇气与决心。笔者认为,戴将军的这枚印章很可能也是在台儿庄战役前所刻,因为这个时候正是戴将军忧国忧民,对日寇极端仇视之时,戴镌镌刻此印,以激励心智。“铁汉”者,铁打的汉子也,意指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来抵抗日军的侵略。我想,戴将军正是拥有“铁汉精神”,才有了台儿庄战役中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庄,迫敌后撤的壮举(见右图)。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身为二○○师师长的戴安澜奉命率部入缅作战,在缅甸东瓜与四倍于己的日军浴血奋战,使敌人闻风丧胆,是日军“南进以来遭遇之劲敌”。克复棠吉后,戴将军不幸于转战缅北途中殉国,灵柩运至国内全州,举国上下,万民悲恸。1943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在全州香山市为戴将军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与会者一万余人,纷纷敬献挽诗、挽词、挽联。治丧委员会将这些挽诗、挽词、挽联一一登记,装订成册,共八大本,之后交给戴将军家属保管。这便是戴将军挽诗、挽词、挽联存根的由来(见左图)。
戴将军的挽诗、挽词、挽联存根原本有八大本,其中两本分别记载了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赠送的挽诗、挽词。上世纪七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相继辞世,戴将军家属应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将这两本存根上交。余下六本记载了朱德、彭德怀、邓颖超等人赠送的挽联挽词,也有林森、蒋介石、陈诚、何应钦、白崇禧、张治中、李济深等人以及世界各地侨领赠送的挽联。这些挽诗、挽词、挽联的存根均为16开本,线装,通篇为手写毛笔字。其中,朱德、彭德怀等同志联名赠送的挽联为: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蒋介石的挽联是:“虎头食肉负雄资,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西酹壮志,惜大勋末集,虚予期望痛如何﹖”等等。这六本存根经过戴安澜将军家属六十多年的精心保存,完好如初,只有微微泛黄的纸页留下岁月痕迹,成为历史的印记。像戴安澜将军这样在抗日战争史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过一笔浓墨重彩的民族英雄的文物,在可征集抗战文物越来越稀少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由于戴安澜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政府于1942年10月29日向戴安澜追赠懋绩勋章一枚,颁授勋章的命令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先生签署的。后来,美国前总统杜鲁门与前陆军部长史汀生又为戴安澜将军签署授予勋章的荣誉状。令人可惜的是,这枚勋章和荣誉状不幸遗失,戴将军家人为此感到非常痛心和内疚。直到1983年6月,戴安澜将军的长子戴覆东先生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远赴美国,心怀忐忑的给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写信,商请里根总统补发一张懋绩勋章照片与荣誉状存根的复印件。五个月后,戴覆东先生意外收到美国陆军部副总参谋长帕特里克·J·荷兰先生寄来的复信一封,并随函寄来绿色封面的荣誉状和当时美国陆军部的档案记录复印件。帕特里克·J·荷兰先生在信中说明他是代里根总统处理此事,并称他已通知美国陆军支持活动组织的司令,为戴家重铸一枚懋绩勋章,铸造完毕,将直接寄给戴覆东先生。
帕特里克·J.荷兰先生寄给戴安澜将军遗属的复信是一封大小如A4规格复印纸的普普通通的英文信。可以想见,这封信带给戴将军家人一份怎样的惊喜和慰藉啊,即使在事隔20多年后的今天,当戴安澜将军的长子戴覆东先生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对笔者重提此事时,依然激动不已。这封信不仅表达了美国人民对戴安澜将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战功卓著、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更是中美两国人民在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中缔结同盟,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很好的诠释。
(2006年8月9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