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板画是我的收藏主项之一,在众多藏品中,纪年最久的当属这块高不过9厘米,宽仅6.4厘米,乍看并不起眼的墨彩山水瓷板砚屏了。(见图)
有据可考最早的瓷板画可追溯到明早期。
进入清代,因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和较易经久保存等特点而广受世人青睐;到了民国时期瓷板画更是大行其道,名家辈出,一时瓷板画成为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厅堂书斋必设必悬之物。细观这件藏品,它尺幅虽小,却诗、书、画、印俱全,且精,丝毫不韪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章法:着淡雅笔墨,运用“米家山”的皴法绘出远山近水、小桥、孤舟,渚际密林里有两栋屋舍隐于其间,显得那么恬静、和谐。山谷幽静,杳无人迹,颇有“山中无历日,寒居不知年”的文人幽居境界,令人神思向往。
瓷板上部两句诗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摘自苏轼的七绝《望湖楼》,其余两句为:“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而画面也极好地诠释了诗的意境——骤雨乍止,风驱云开,现出一叶扁舟静泊于湖上,座座青山才经骤雨的洗涤,更加清丽、苍翠。透过瓷板晶莹的釉面,仿佛一股江南水乡的湿润雾气弥散出来……
画板上的题款为:“仿董玄宰画意写於昌江蕉荫轩庚午冬月厚庵大兄大人正 品卿”,名下用朱砂手绘“金印”二字。
“庚午”即公元1870年,时在在清同治九年。同治帝载淳为慈禧太后所生,6岁继位,借其年幼尚难理朝为由,于是上演了东宫慈安、西宫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的一幕。较之其父皇咸丰帝时的太平天国恣乱之内忧和英法联军攻京之外患,似乎时运有所好转。同治五年(1866年)时朝廷拨专款,恢复了因遭太平天国捣毁停烧了11年之久的景德镇御窑烧造;同治八年(1869年)御窑厂开始为皇帝大婚典礼筹备烧制御用瓷器。这一特烧活计到同治十一年止,共持续了四年。可怜幼帝初长成,17岁大婚后刚两年,还未及好好享用为他特制的富贵佳器,便突染天花顽疾,不日撒手西归了。这也许是曾为皇上辛苦劳作了多年的御窑工匠们所始料不及的吧。
金品卿,名诰,或称寒峰山人,安徽黟县人,曾在景德镇御窑厂专为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绘制御瓷,与当时同在御窑厂供职的王少维并称为“御厂两支笔”,而品卿则为“巨笔”。他擅浅洚山水和花鸟,山水多仿南宋名家及明代沈周,花鸟则宗华新罗一派,笔致潇洒,设色清丽,工行草,有董玄宰(其昌)遗风。其绘瓷技艺深得同、光两朝皇帝及“老佛爷”西太后的赏识,也为我国制瓷史上的最后一抹余晖,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遥想这位承蒙皇恩召入御窑供职的绘瓷名师,虽衣食无忧,岁入不菲,然而为筹备御用大婚礼瓷,整日里描画的尽是些刻板乏味的钦定图案,毫无个性张扬可言,更奢想在器物上留下半笔体现自我的题款、印记;只有当劳作暇余,邀几位挚友雅聚,小酌几杯后,欣然提笔绘就一幅颇见功底的小品,署上雅号,钤上名章,馈赠好友知己,权且舒缓一下疲惫的身心,享受一番创作的愉悦。于是乎幸为后世留下了一件鲜见大师留名的佳作雅物。
时隔135年,不知辗转几多先人之手,如今大师的绝笔被摆置在我的书斋案头,读书写字疲乏时,抬眼观赏,顿觉心旷神怡。方寸之间竟能施展出如此大手笔,每每叹服、敬畏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故此,我格外珍爱这件浓缩的精品,愿永宝之。
(2006年8月2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