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的之箭——阿根廷的喷气战斗机方案(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年,谭克的设计组在科尔多瓦成立,任务是为空军设计一种性能大幅超越“箭”I

的喷气战斗机,该方案被命名为“箭”II,这项任务对谭克来说算不上困难,因为他的设计组早在 1944 年末就在为德国空军开发第二代喷气战斗机了,这种被称作 Ta

183“乌鸦”(Huckebein)的新式飞机具有紧凑的结构和洗练的外形,主翼带有 32 度后掠角,使用亨克尔 He S011A 喷气发动机,该机在 7,000

米高处可以达到 967 公里/小时的极速。由于拥有研制 Ta 183

时积累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成果,谭克要做的就是利用各种现成的资源完成设计,然后再生产出原型机进行测试飞行。谭克不知道苏联此时也在利用相同的空气动力学数据设计他们的喷气战斗机,即后来的米格-15。

IAe.33

与苏联表兄类似,“箭”II 也装备了罗尔斯-罗依斯“尼恩”(Nene)II

引擎,虽然“尼恩”比 He S011A 具有更大的功率输出,但是“尼恩”采用了离心式压气机,比采用轴心式压气机的 He S011A

需要更大的机身截面,“箭”II 的外形因此变得较为丰满,不过仍然算得上优雅。带有负攻角的主翼被安装在机体上部,其 40 度的后掠角甚至比 Ta 183

的还大,引擎被布置在飞机的重心处,T 形尾带有一定的后掠角,飞行员坐在加压座舱内,其水滴形的座舱盖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该机的机载武器为 4 门 20

毫米航炮(机头两侧各有 2 门),与德瓦蒂纳设计的“箭”I 不同,“箭”II 采用了许多航空制造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使阿根廷的航空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共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