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最大速度 704 公里/小时(高度 9,140 米),巡航速度 603 公里/小时,着陆速度 146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 11,900 米,爬升率
8,540 米/11.2 分,航程 1,130 公里(载油量 406 公升),1,530 公里(载弹量 277 公斤),3,220 公里(转场)
贝尔 P-63E
艾利森 V-1710-109,1,425 马力(起飞),1,100 马力(高度 8,530 米)
尺寸:翼展 11.90 米,全长 10 米,全高 3.89 米,翼面积 23.7 平方米
重量:空重 3,310 公斤,总重 4,270 公斤,最大总重 5,080 公斤,载油量 406~1,600 升
性能:最大速度 660 公里/小时(高度 7,620 米),巡航速度 603 公里/小时,着陆速度 189 公里/小时,爬升率 7,620 米/7.6 分,航程
1,170 公里(载弹量 277 公斤),3,460 公里(转场)-End- 贝尔 P-39“空中飞蛇”
Me 109G 战线
贝尔公司的 P-39
战斗机,是战争期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飞机。作为一种尝试,该机将发动机放在座舱后面,通过一根延长轴驱动机头的螺旋桨,座舱布置相应靠前,从而改变了飞机的构造。该机装有
4 挺机枪,在发动机延长轴内还布置了一门 37MM 机炮,在二战中这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强火力。该机还采用了前三点起落架,可能又是单座战斗机的第一号。
不过,结构的革新并不一定受到欢迎。美军对这种飞机评价甚低,比如固然该机结构紧凑,但也造成机内空间狭小紧张,飞行员操作不便;发动机高空功率不足;静稳定性差,不易操纵;侧开的汽车式舱门进出不便,逃生困难;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等等等等。该机在太平洋的几次实战中,被日本人的“零”式和“奥斯卡”打得大败亏输,更让美国陆军航空队对它失去了所有信心。特别是当时美国有多种新式战斗机可供选择,失宠的
P-39
被降格当教练机,在美国国内训练新飞行员。但是如前所说,该机的操纵性能不是很好,需要熟练的飞行员才能发挥性能,新手飞行事故率比较高,所以连飞行学员也不喜欢它。当时航空学员中流行着一首俚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