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left border=2 width="467" height="278"计成能装载更多样的军械并有更尖的机鼻段。如同第一次设计,座舱侧面有两个圆形进气口,提供安装在后机身下方的单台He S 011涡喷发动机充足空气。座舱后发动机之上有两个装甲保护的燃料箱可载830公斤油料。机翼是“借”Me262的外段机翼(降低成本??),安装中机身并后掠40度。V-尾也是被安装在喷口上的机身延长段上。鼻轮向后收回并旋转90度平躺在机鼻武器舱下。两个主轮收向翼根。它能装备可抛式副油箱,甚至还有装有V-1导弹机翼的拖式副油箱!
军械是一门MK 112 55mm炮,两门MK 108 30mm炮,还能挤进第三门MK
108或MK 103 30mm炮。Me p.1101建议装备SG 500“Jagdfaust”(战士拳头)火箭助推器以添补空缺。
机鼻下垂直安装两个朝下喷发。机腹下可携带单枚SC
500炸弹。
甚至以冲压引擎推动的P.1101也被提出:P.1101L(L
洛林冲压引擎)。机身被扩大以容纳洛林冲压引擎的喷管。

起落架也被简化,更低了。由冲压发动机启动需要达到一定的空速空压达到1000kp,八枚固体推进火箭将被点燃以达到冲压发动机的操作速度。这种飞机需要十分短起飞距离,但是飞机的航程将被限制,P.1101L不得不部署在关键的同盟国轰炸目标附近。
在得到多种翼型和机身形状的搭配风洞测试结果后,梅赛施密特决定实际建造一架全尺寸验证机。由于许多组件已事先造好(机翼框架,起落架,发动机和控制装置),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精确测试飞行。测试机从未得到德国空军司令部的官方援助。1944年11月10日,工程师汉斯.霍农开始着手最后的定型设计。随后结构材料的选择在1944年12月4日后不久开始,组件的制造在莫里茨.阿萨姆的指导下进行(此人在战后帮助美国设计谁A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