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中学教育学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班华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3-1字数:版次: 1页数: 48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I S B N : 97871071362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教委师范司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的高师公共课教材。编者取书名《中学教育学》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研究对象范围明确,即研究中学教育问题,以与小学教育学、大学教育学相区别。这里说的中学教育,如通常理解的那样,是指普通中学教育,并非指整个中等学校教育。二是读者对象明确,即从事中学教育的教师。因此,本书作为教材,对象是未来的中学教师。三是体现学科发展趋势,即普通中小学教育学将逐渐分化为小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目前国内已出版各种版本的教育学百余种,包括高师、师专、中师教材等,书名大多为“教育学”,本书取名《中学教育学》,有助于与其他教育学教材相区别。
本书的编写,试图在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基础上,针对中学教育问题展开,其中又把重点放在未来中学教师所关心的如何教学、如何做班主任等方面;同时力求反映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提出的新问题,如心理素质的培育、品德能力发展、隐性课程、教学艺术、教学模式、课外教育网络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第一章教育人社会
第一节 教育人社会概述
第二节 教育本质的问题
第三节 现代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章我国中学教育的性质、地位
第一节 中学教育的性质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节 中学教育的地位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学制图
第三章中学教育目标
第一节 教育目标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我国中学的教育目标
附录:南京师大附中校长胡百良论现代人才基本素质
第三节 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
第四章各育目标及其实施原则
第一节 中学教育组成部分
第二节 德育目标及实施原则
第三节 智育目标及实施原则
第四节 体育目标及实施原则
第五节 美育目标及实施原则
第六节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及实施原则
第七节 关于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二编
第五章中学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念与课程类型
第二节 中学的课程和教材
附录Ⅰ 学年时间安排表
附录Ⅱ 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四”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1994)
附录Ⅲ 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1994)
附录Ⅳ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1996]
第三节 隐性课程
第六章中学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附 录: 历史上有关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一些提法
第七章中学教学原则
第一节 教学原则概述
附录:中外教育史上有关教学原则的一些提法
第二节 中学教学原则
第八章中学教学方法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 教学方法体系
第三节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九章中学教学模式
第十章教学工作基本程序
第十一章中学生的课外活动
第十二章课外教育网络
第三编
第十三章中学学生与中学教师
第十四章中学班主任与中学班集体(上)
第十五章中学生班主任与中学班集体(下)
第四编
第十六章中学教育科学研究
第十七章教育评价
书摘插图
第一章教育•人•社会
全部教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教育本质问题。这是关于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高问题,包括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两个方面。对教育基本问题如何理解,决定着我们确立何种教育观,也影响着我们对其他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观点,影响着我们对教育方针、政策问题以及教育方法问题的理解。
认识教育本质,不能离开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这两方面问题。这一章我们将讨论教育、人、社会三者关系,并从三者相互联系中认识:
①教育本质问题;
②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③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设及中等教育在其中的地位。
第一节 教育•人•社会概述
教育•人•社会三者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在相互作用中产生,也在相互作用中发展。概括地说:
人类建立了社会,也产生了教育,人是社会和教育的主体,同时又是社会和教育的产物;社会决定着人和教育的发展,同时又受制约于人和教育;教育通过培养人为社会服务,又受到人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此认识这三者关系时,不宜将其割裂,孤立地去考察某一个方面,而应当从三者的相互联系中,整体地分析。
一、人的诞生、社会的形成、教育的起源
(一)认识教育的起源要联系人和社会的产生
教育从一开始就和人、社会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是认识教育起源应当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教育起源,曾有过许多不同的观点,例如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过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过“模仿起源说”。这类理论的主要缺陷就在于离开了人,离开了社会讲教育,否定了教育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从而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前苏联教育界依据恩格斯思想提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从50年代起一直为我国教育理论界所赞同和接受。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其提出不同看法,虽未取得共识,但对进一步认识问题是很有益处的。而其中关于探讨问题的方法,更是值得重视,例如强调人类社会劳动、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等在教育中的作用,联系人类的诞生、社会的形成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