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评金庸——文学金庸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陈墨 著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39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603208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金庸小说的阅读经验使我换了一副眼光,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学史,发现从《诗经》“国风”到汉魏“乐府”,从唐传奇到宋话本,从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从《水浒传》到《红楼梦》……无不是出自民间俗世,而后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那么金庸的小说呢?
作者简介
陈墨,安徽省望江县人。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现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1986-1990年间发表过大量文学评论文章。著作有“评金庸系列”,以及《新武侠二十家》、《新武侠五大家导读》、《新武侠之趣》、《海外新武侠小说论》、《细读神雕:问世间情为何物》、《拍摄秘笈》、《武侠文宗:金庸小传》、《中国军事精粹》、《妙悟心禅》以及《刘心武论》、《张艺谋电影论》、《陈凯歌电影论》、《黄建新电影论》、《费穆电影论稿》、《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百年电影闪回》、《影坛旧踪》、《半间斋影话》、《中国电影十导演》。
目录
卷一绪论卷
雅俗篇
武侠篇
一、武功的艺术化
二、武功的哲理化
三、武功的性格化
四、侠与非侠
五、金、梁、古笔下的武、侠比较
情孽篇
一、情海悲歌
二、仇怨与爱
三、所爱非人
四、爱的迷惘
五、爱的疑惑
六、爱与迷狂
七、爱与宿命
八、无爱无情
九、情是何物
史诗篇
一、总体设计:历史的传奇
二、书剑江山悲气沉
三、危邦乱世悼英魂
四、英雄无奈“窝里斗”
五、谁是真正大英雄?
六、笑傲江湖泪满襟
七、且看历史哈哈镜
寓言篇
一、奇而致真
二、字里行间
三、谜底深意
四、整体象征
五、破孽化痴
六、文化警示
七、寓言世界
卷二人论卷
正邪篇
一、正中有那,邪中有正
二、正邪之间,大有文章
三、邪未必邪,正未必正
四、正气渐消,邪气渐涨
性情篇
一、类型化与个性化
二、非理性层次与个性
三、神魔一体与人性象征
四、小结
人生篇
一、成长,成才,成功
二、儒之侠、道之侠、佛之侠
三、孤独之侠,失恋之侣,茫然人生
祸福篇
一、祸福无常,人生百态
二、祸福相依,凶吉互藏
三、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四、人生祸福,关乎世运
卷三文论卷
神思篇
一、虚实相生
二、神思妙悟
三、巧妙连环
言语篇
一、古朴通俗
二、准确传神
三、生动优雅
四、诙谐幽默
境界篇
一、广大境界
二、深邃悲沉
三、美妙意蕴
创新篇
一、男女主人公比较
二、小说主题的变化
三、叙事规范(模式)的革新
后记
书摘插图
雅俗篇
如前所述,金庸的作品在中国大陆也同样风靡一时,而又经久不衰。只是,与之密切相关的“金学”在大陆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大陆的文学评论界与学术界对近十年来兴起的“金庸热”似乎兴趣不大。没有多少人对数以亿册计的金庸作品的流行及“金迷”们说些什么。金庸迷们所面对的是学术界与评论界的冷漠不屑,或谨慎或暧昧的沉默。
之所以如此,无非是因为金庸是一位武侠小冰作家,他的作品乃是通俗文学。在许多人看来,是不能登大雅之堂。似金庸小说这等有关江湖绿林间的打打斗斗,恩恩怨怨,情爱仇杀的娱乐性的故事,这些旨在吸引读者的顽童心理乃至“低级趣味”的通俗小兑,如何能登大雅之堂?仿佛金庸的小说,既入了通俗之流,其不严肃或不艺术或也就不言自明。
在我看来,这一切实在是出于一种傲慢与偏见。正因为偏见而又加上傲慢,就格外地谨慎而又冷漠。说穿了,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有一种观念及心理上的障碍。这就是雅俗之分。君子雅而不俗,那么俗人与俗文也就休想踏人大雅之堂。如此,金庸及其小说在庙堂前的遭遇便不难理解。
其实,似金庸这样的遭遇,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实在是古已有之的。
想当年,曹雪芹困顿西山,苦著《红楼梦》,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除二三知己及少数性情中人,又有谁会将这部“大旨谈情”的闲书当成正儿八经的一回事儿?当时的官家史册中,当时的文坛与学界上何曾有他的一席之地?
当年不治“经学”而转治“红学”的有识之士,只不过是雅人君子笑谈对象而已。谁会想到,《红楼梦》竟能超越时代局限,一变而成为堂而皇之的古典文学经典名著,会变成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座伟大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