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论集萃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530000版次: 1页数: 473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4522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主要包括基本经济理论的阐释、过去史料的翔实分析和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按照领域划分,论文集包括经济史、制度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社会保障学等多方面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研究所各个研究室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实力。这些研究凸显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即使是理论层面的探讨,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符合社会科学院智库的基本定位。
目录
序言左学金
经济理论研究
从异化到商品拜物教——重读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劳动关系:理论与不同模式的比较
我国改革的主题是建设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
价值观体系与制度创新
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安全性、综合发展与再规模化: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
序列相关的微观结构噪声估计
中外经济实证研究
服务业发展与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以上海市为例
强化职工权利与作用:企业完善治理与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
服务业的内涵及其经济学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
FDI与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转型经济中的可信承诺问题研究
上海“十一五”时期促进消费增长问题探讨
印度“双核心”自主创新模式及其政策研究
印度式经济增长:基于“印度式民主”视角的分析
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卫生筹资目标的可行性与筹资能力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缺陷的理论分析
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制度创新
安全性第一与M-V资产组合最优化模型的比较:SFMM模型的提出
上海非公企业科技工作者队伍状况研究
事业单位改革:路径、分类与“夹生化”后果
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浅析上海外国商会的治理过程
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就业增长效应研究
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式分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
县域保险功能发挥及再认识——以闵行、义乌和普洱三地的县域保险为例
中国经济史研究
近代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近代上海丝织企业的盛与衰——以物华丝织厂、美亚织绸厂为中心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有企业的经营预算制度
中国古代收入分配的制度分析
华商纱厂联合会成立与民初关税会议
清末新政对民生问题的恶性操作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论近代中国银本位制下的汇率变动
制度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之考察——以近代上海为例
论国共领导人对商民在国民革命进程中地位的认识
近代中国邮政金融:发展阶段及演变特征(1919-1949)
后记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书摘插图
从异化到商品拜物教——重读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袁恩桢
清除经济与社会中的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近几年,党与政府所采取的反腐措施不断加强,可是,腐败现象却是有增无减。这一反腐力度与腐败现象成正比增长的反常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重读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劳动的异化
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史观。20年之后,当德国的学术界把黑格尔哲学当作“死狗”来打时,马克思则公开站出来宣称,他是黑格尔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尽管“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伟大贡献,在于揭开了黑格尔辩证法神秘化的外衣,把其唯心主义的内核转化为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础。与此同时,马克思是第一个运用辩证法分析现实的市民社会或者说经济社会问题,并由此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异化作为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绝对观念自我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即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界和社会而取得客观的异己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