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文选—人民文库丛书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政治理论,
作者: 王学东编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48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1007006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卡尔考茨基(1854——1938)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重要领袖和理论家。1854年10月16日生于布拉格,1874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1875年1月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1880年迁居苏黎世。从事研究工作并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1881年3月在伦敦会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后转向马克思主义。1883年在斯图加特创办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担任主编至1917年。1885年侨居伦敦。1890年回到德国,参加起草德国社会民主党1891年爱尔福特纲领,成为党的重要领袖和理论家。曾多次参加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并发挥重要作用。1910年起转向中派主义,提出“超帝国主义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持和平主义立场。1917年参与创建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社会化委员会主席。1921年联合各国中派成立第二半国际。1922年促成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和右翼社会民主党合并。1924年迁居维也纳。1938年为躲避纳粹迫害逃到布拉格,不久又逃到荷兰,同年10月17日卒于阿姆斯特丹。
考茨基一生勤于写作,著述颇丰,涉及面甚广。本书只收录了其直接与社会主义理论有关且较具代表性的著作。所收的11篇著作均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反映考茨基一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轨迹。
《爱尔福特纲领解说》发表于1892年,是考茨基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党纲原则部分所作的阐释,是他在这一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因篇幅较长,本书只节选了第五章《阶级斗争》。
目录
出版说明
编者说明
爱尔福特纲领解说(摘录)
第五章阶级斗争
第一节社会主义和有产阶级
第二节佣人和仆人
第三节流氓无产阶级
第四节工资无产阶级的出现
第五节工资无产阶级的增长
第六节使无产阶级上升的趋势和使无产阶级下降的趋势之间的斗争
第七节慈善事业和劳动保护立法
第八节工会运动
第九节政治斗争
第十节工人党
第十一节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
第十二节社会民主主义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
第十三节社会民主主义的国际性
第十四节社会民主党与人民
在国际社会党巴黎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关于夺取社会权力问题的决议草案
社会党代表大会和社会党员部长
疑问的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的社会主义
斯拉夫人和革命
社会革命
一、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
1.社会革命的概念
2.演进与革命
3.古代和中世纪的革命
4.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革命
5.阶级矛盾的缓和
6.民主
7.社会革命的形式和武器
二、社会革命后的日子
1.任务的限度
2.剥削者的被剥夺
3.没收还是赎买?
4.吸收工人参加劳动
5.提高生产
6.再生产过程的组织
7.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残余
8.精神生产“
9.无产阶级统治的心理前提
取得政权的道路(关于长入革命的政论)
一、夺取政权
二、革命的预言
三、长入未来的国家
四、经济发展和意志
五、既非不惜任何代价的革命,也非不惜任何代价的合法性
六、革命因素的增长
……
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战争(摘录)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民主主义对抗共产主义
书摘插图
爱尔福特纲领解说(摘录)
第五章阶级斗争
第三节流氓无产阶级
尽管为了经营管理或奢侈生活而使用的仆人数目很大,尽管帮工和佣兵的人数很多,可是这些职业通常仍不能把所有的穷人都吸收进去。穷人中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小孩、老人、病人和残疾者,当然不能依靠这些职业中的任何一种来维持生活。我们已经说过,在近代的初期,还有一大批找不到工作的人也应当加在这里面。这批人主要是从自己的土地上被驱逐出来或因不堪虐待而逃走的农民。他们的人数之多,使得大量有劳动能力的人也沦落到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相等的地位。他们什么东西也没剩下,只好去求乞、行窃或卖淫。他们不得不在饿死和不顾一切关于廉耻、荣誉和自尊的传统观念之间进行抉择。为了苟延残喘地活下去,他们顾了自己的迫切需要,就顾不得自己的名誉。这种情况必然发生极其堕落和腐化的作用,那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腐化作用,还因为失业的贫民成为社会的最大负担而一直在增强,他们不但不为社会所需要,相反地,把他们消灭掉,还可以使社会解除这个不必要的负担。然而,任何一个阶级,只要它成了累赘,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必要的职能,就必定堕落。这种情况,不论是对上层阶级还是对下层阶级,都是一样的。
这些乞丐即使用自己骗自己的办法,也不能使自己相信他们的存在还有什么必要;他们根本想不出他们的阶级曾经对社会有过什么功劳;他们也没有力量迫使社会供养自己的寄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