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学史 第一卷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世界各国教育,
作者: (瑞士)吕埃格著,(比)里德-西蒙斯分册主编;张斌贤等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5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0971942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这套四卷本丛书由欧洲大学校长常设会议(CRE)领导的编委会组织编写。CRE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会员包括东欧和西欧的许多大学,总数超过500个。CRE作为本套丛书的协调者,委托其副秘书长管理全部工作,并任编委会秘书。
在过去的一千年中,大学是欧洲唯一一种基本形式、基本社会作用和功能都保持不变的机构。本套丛书将阐明大学如何且为什么能逐渐包括所有的知识,并遍布于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大学是如何形成欧洲共同智力传统的,以及大学是如何培养学术和职业精英的,这些精英的精神气质具有超越国界的特征。
本书是四卷本《欧洲大学史》的第一卷《中世纪大学》是一种综合性的专题研究。在空间上,它涵盖了东欧、中欧、西欧在内的整个欧洲;在时间上,它则跨越了从大学产生之初直到16世纪初的三百多年;在广度上,它包括从大学的管理、财政、建筑,到大学的学科、学院组织、招生、教学、学位授予、考试,直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同时还广泛地涉及到大学与外部世界(教会、王国、城市)的关系。
作者简介
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比利时),1943年出生于布鲁塞尔的圣扬斯-莫伦贝克。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中世纪史教授、根特大学比利时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的准研究员;1985年起,一直担任国际大学史委员会秘书长。
瓦尔特•吕埃格(瑞士),1918年出生于苏伊士。伯尔尼大学社会学名誉教授,前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教授,1965至1970年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目前是《欧洲大学史》的总主编。
相反,不论是圣彼得堡学园,还是莫斯科大学,都不曾有过神学院或系。在俄国,神学培训继续牢牢地掌握在东正教教会手中,教会在基辅(1632)和莫斯科(1687)拥有自己的教会学园。这样,从最初开始,教会对俄国大学的影响就非常有限。
目录
译校者序
地图一览表
作者与主编
读者指南
注释文献缩写
前言
鸣谢
第一编 主题与模式
第一章 主题
大学起源的神话与历史编纂
大学:社会的产物和塑造者
教会、王权和市政当局的期望
教师和学生们的期望
学院组织的起源和局限
为了“更好”:贯穿大学始终的改革
第二章 模式
作为大学馆的大学
大学社团:独立和影响
经院式的教学
中世纪大学的多样性
大学的诞生
中世纪末期的大学
大学学舍
中世纪欧洲大学一览表
精选文献
第二编 结构
第三章 与当局的关系
12世纪的教皇、帝国与学校
教会在12、13世纪的贡献
腓特烈二世皇帝和教皇们的政策
13世纪世俗当局与教会的关系
14世纪世俗当局日益增强的支持
教会大分裂的后果
从大学馆到王室机构
精选文献
第四章 管理与资源
大学的一般结构
学院
章程
同乡会
学舍
内部管理
外部管理
财政
大学建筑
学术徽章
精选文献
第五章 教师
博士学位
教师的职业生涯
教师的报酬
作为一种职业的教学
学校中的教师
同事之间的关系
知识和权威:教师的形象
中世纪教师的社会地位
精选文献
第三编 学生
第六章 入学
大学的入学
注册
宣誓和注册费
注册人数的波动
精选文献
第七章 学生的教育与生活
学生:概念与类型
来源与社会结构
学生团体
住宿
学生生活
学习
生活与学习的费用
精选文献
第八章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
大学与社会的互动
在意大利和法国的开端(到1200年左右的12世纪)
在英格兰、伊比利亚半岛和新欧洲的开端
普遍时代(1200—1380)
旧欧洲的普遍时代
新欧洲的普遍时代
旧欧洲的国家一领土时代(1380—1500)
新欧洲的国家一领土时代
精选文献
第九章 流 动
中世纪对旅行的热衷
同乡会、学舍和兄弟会
从国际主义到地区主义
神圣罗马帝国
北欧国家与东欧
大不列颠
伊比利亚半岛
意大利和法国
旅行条件
精选文献
第四编 学术
第十章 文学院
1.三艺与三种哲学
中世纪教育中的自由学科
早期阶段
翻译运动的影响
吸收期(13世纪)
学习过程
中世纪后期的发展
文学院与大学
精选文献
2.四艺
大学学问的来源
音乐
算术
几何
天文
教科书的传播
文本情境中的四艺
精选文献
第十一章 医学院
中世纪大学医学教育的背景
医学院的起源、分布与组织
社会与经济状况
医学院与其他学院的关系
医学课程和学习内容
精选文献
第十二章 法学院
法学院的起源与早期历史
普遍特征
法律文献资料
法律作品类型和术语问题
法律教学方式
学生与学者
法律、教会与社会
精选文献
第十三章 神学院
从《圣经》解释到经院神学
托钵僧与神学院:合作与冲突
课程
巴黎和牛津的神学与哲学
巴黎一牛津垄断地位的终结
大分裂与神学院
“古代之途”和“现代之路”
精选文献
尾声:人文主义的兴起
人文主义的划时代觉醒
寻求新的安全象征
教育中的人文主义运动
人文主义进入大学
人文主义对近代大学开端的影响
意大利以外地区人文主义的兴起
作为人文主义同盟者的书籍出版
精选文献
主编关于索引的说明
人名索引
地名与主题索引
书摘插图
第一编 主题与模式
第一章 主题
大学:社会的产物和塑造者
如何解释大学的起源?大学是它所依存的社会的产物还是塑造社会的因素?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仅仅依赖于研究的进展。此类问题的答案与现实的政治背景以及当前高等教育政策的论争相关,并受它们的影响。
迈那斯的比较大学史(本书在“前言”中已经提及),写于1802到1805年间,是其在论述高等教育政策的巨著出版之后不久就开始撰写的。在这部巨著中,作者通过与实用功利教育的对比,强调了科学教育和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许多教育改革的建议,其目的是反对当时企图把大学改造成高等职业训练学校的做法。因此,迈那斯把早期大学视做“人类精神取得巨大进步的宣言”,同时他还用启蒙运动关于人类对知识的追求永无止境的思想解释这些大学的起源。通过揭示12世纪不断增长的独立讲学的教师的数量,以及那些具有自觉意识的学者们为了争取对其权利和特权的认可而进行的成功斗争,迈那斯解释了大学的起源。他用一种非常令人惊奇的精确方式剖析了所获得的资料,继而探究了中世纪学术共同体的出现和发展。他毫不怀疑中世纪大学不是其所在社会环境的附带产物,而是形成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由于这个原因,他确实不仅仅对社会环境赐予大学的利益和地大学造成的伤害表现出兴趣。
在德尼夫勒、考夫曼和拉希德的著作中,也能发现这种基本的态度和立场,这些著作出版于1885到1895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