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心理学带你走出思维误区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心理学,
作者: (美)罗斯科著,王湘,李欢欢主译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4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76411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营养品的骗局是如何形成的?神秘的心灵感应真的存在吗?磁疗对人体健康确实有益吗?测谎仪能准确识别说谎行为吗?……
本书告诉我们,我们的思维有着怎样的缺陷,各种思维捷径会导致怎样的误差;如何进行理性思考,享受思维的力量。
内容简介
这本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读者发现并避免错误的推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其次是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当代的种种伪科学。书中通过生活中各种伪科学的例子,介绍了科学推论的原则及其运用。
批判性思维并不意味着否定一切,如何保持一种恰当的平衡——既不是过于开放,轻易地接受所有的论断,也不是“怀疑论者”,拒绝所有的论断——正是本书的主旨。
本书将复杂的行为科学以简洁清晰,近乎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既发人深省,又通俗易懂,是普通心理学的必备辅助读物。
作者简介
John Ruscio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在芝加哥的布兰迪斯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宾夕法尼亚州伊丽莎白镇学院的心理学副教授。
John在许多重要心理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如《心理学教学》、《心理评估》、《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变态心理学杂志》以及《美国心理学家杂志》等。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篇错觉与欺骗
1.绪论:伪科学的存在及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区分有意义与无意义的资料、信息
运用批判性思维这一工具
伪科学的十大特征
本书的计划
2.科学:从知识性的角度来评价各种观念
科学推理
反科学的信念
巫毒科学与法律标准
3.语言:误导和回避战术的工具
模棱两可的语言和架构效应
合作以及对话准则
最后的思考:错误的两分法和滑坡谬误
4.魔法:来自异国宗教、幻想以及神秘主义的诱惑
相信魔法
一厢情愿的想法
枢信生命力
将“人类能量场”付诸检验
迷信与奇特仪式的产生
作为典型思维方式的迷信
迷信行为的维持
假科学之名支持神秘主义
现代科技的魔力
5.权威:要求盲从
Milgram的研究
对Milgra1n研究结果的分析
我们应当在什么情况下服从
靠不住的权威
将政治游说作为警示旗
第二篇自我欺骗
6.经验:作为证据的局限性
自我欺骗
竞争性解释
概率的基本规律
7.貌似合理:并不是所有信念都具有同样的价值
磁疗法:假说VS现实
同种疗法:空洞的承诺
电磁场与癌症
外星人劫持的故事:现代社会的误解
8.关联:建立和解释相关
小心媒体的误导
占星术真能预示什么吗
第三篇心理陷阱
9.风险:知觉偏差和媒体悖论
逼真性
可获得性
媒体悖论
重新分析坠机残片
激进的推测
对媒体报道的谨慎关注
10.信念:验证性意见、事后解释和过度自信
发现VS证实:预测的重要性
验证性意见
缺乏反馈或误导性的反馈
后见之明偏差和过分自信
阻碍成功的事后解
信心问题的答案
11.图式:大阴谋理论的诱惑力
在一个阴谋理论中的三种角色
大阴谋理论:“第51区”
大阴谋理论存在的问题
“隐匿疗法”的阴谋豇
质疑阴谋理论
12.错觉:控制感
控制错觉
确定效应
控制错觉的危险
心理意象的负面作用
“选择健康”的谬误
祈祷和宗教信仰下的医疗忽视
第四篇决策与伦理学问题
13.评估:经典决策理论
多通道记录仪测试
经典决策理论和频率树
基本比率:试图探测的结果有多罕见
效度:证据的强度如何
阈值:用于决策的分界线要定在哪里
实验室效度与领域效用的比较
将所有因素都加在一起
有关营养品的骗局
防止专业误导
14.决策:临床方法与统计学方法的比较
进行决策的两种方法
为什么统计学方法更加优越
坚持使用临床方法的原因
接受统计学决策方法
15.伦理学问题:使用并推广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
忽略显而易见的事实,赞成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
压抑记忆与多重人格
投入一收益比
真正的知情同意权以及患者自主权
“健康自由”的谬论
16.工具: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建议
在医疗保健行业中伪科学方法的危险性
进行批判性思维
一厢情愿的结束性思考
附录:评估信息来源
书摘插图
1.绪论:伪科学的存在及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Patricia Burgus并非一直都是一个国际邪教组织的高级女祭司。1982年4月,她在生第二个孩子时差点死去,此后,她因为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开始接受心理治疗。经过一位精神病学社会工作者长达数月的治疗,Patrieia的病情几乎没有什么好转。这时,附近有位心理治疗家接手治疗一位患有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的病人,Patricia的治疗师开始怀疑她是否也患有这种疾病。为此,Patricia与她的治疗师又一起探讨了几个月。Patricia知道她自己暗示性很高(具有高度的催眠易感性),清醒时也容易处于恍惚状态并迷失自我,而且她的治疗师也经常对她施用催眠术。Patricia深入地检查了她自己的情绪波动,并努力寻找那些可以提示另一人格存在的记忆空白。在她接受治疗的3年后,Patricia开始假设自己还有叫“Kathy Love”的另一人格的存在,那是一个11岁的女孩。
“当我以另一种不同的人格出现时,并不是我想要欺骗任何人,它更像是一种内心的释放。”Patricia这样解释她自己的这种特殊体验。“刚开始时它就像是一个压力阀,当我表现为另一种人格时,我不必为自己所说的任何话负责。我不再是那个经历过可怕的分娩过程而且差点死去的妈妈。我也不再是那个必须要对两个孩子负责、必须打扫和清洁这座巨大的维多利亚式老房子的可怜人。如果我想成为一个甜蜜的11岁女孩,我就可以变成她。我简直有些沉迷于这种逃避的游戏了。”(Ofshe&Watters,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