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教育絮语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郑金洲著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0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176450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反教育现象的存在,可能是由于对教育自身特性的认识不足,可能是由于失却了对教育公益性价值取向的把握,可能是由于教育各要素示范性的降低,可能是由于教育在世俗世界中的“媚俗”。这种现象越多,我们的教育就越远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越远离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就越损害教育的正常运行,越损害教育的肌体与活力!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作者关于教育的近期随笔,内容涉及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学校发展、教育研究等方面。对教育实践与研究中的一些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教师教育丛书也逐渐向灌输知识型发展时,这本书的独立思考模式无疑是自主学习的范例。
作者简介
郑金洲,男,河北泊头人。1965年生,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出版有《教育通论》、《中国教育学百年》(合著)、《教育文化学》、《教育碎思》、《教师如何做研究》、《多元文化教育》、《文案例教学指南》、《学校教育研究方法》(合著)、《校本研究指导》等几十部著作。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研究成果曾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
目录
一、似是而非的教育观念
1.“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
2.“创新在教育中无处不在”
3.“教育改革是激进的、革命性的”
4.“学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5.“知识只有课程化才有影响力”
6.“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全部职责”
7.“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
8.“教师与学生可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9.“办法总比问题多”
二、教育现象诘问
1.要注意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
2.教育改革的不平衡现象值得关注
3.教育界的“双重人格”
4.教育:是替罪羊还是领头羊?
5.教育中要少一些“运动文化”
6.我们究竟在教给孩子什么?
7.教育在背后
8.就业市场对基础教育的“倒逼”
9.高考热带来的思考
10.张非事例的教育解读
11.不容忽视的“教育反哺”
12.“减负”、“普九”等热词隐退说明了什么?
13.超越课程的一次课程改革
三、教师角色转变
1.由实践者转向研究者
2.由管理者转向引导者
3.由课程实施者转向课程开发者
4.由知识传授者转向知识批判性分析者
5.由教案的执行者转向教学智慧的创造者
6.作为信息整合者的教师
7.作为文化相对论者的教师
8.作为创意设计师的教师
9.作为终身学习者的教师
10.作为道德示范者的教师
四、教师专业发展
五、课堂教学细节
六、学校教育科研
七、学校内涵发展
八、教育术语辨析
九、教育理论研究
后记
媒体评论
随着叙事的逐步开展,教师们突然意识到,“事”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好“叙”,故事也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亲近。甚至有教师觉得是进入了一个“无底洞”,很难找到前行的路径与方向。“入门易,深入难”,成了不少教师的共识。处此情景中,引导教师叙事从浅描走向深描,从事例走向事理,从知识走向智慧,就成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共同直面的问题。
在我们头脑中,“教学艺术”无疑是一个褒义词,是教师中某些特殊群体享有的专用名词,是与教有所成联系在一起的,是与独特教学风格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理解,与“艺术”原来指代的对象是否一致?有没有将“艺术”扩大化或狭窄化的嫌疑?
教育反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原有教育的含义。教育已经不再是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知识传递,教育也不再仅限于“上所施下所效也”,而是成为同代、上下代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
——郑金洲
书摘插图
一、似是而非的教育观念
1.“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
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这些认识引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使教育教学活动背离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方向。清理这些认识,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当今教育教学中仍需高度关注的问题。
“教育即塑造”,“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这些提法我们都不陌生。好像提到教育,就应该想到“塑造”这类词语。这些提法反映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警惕,体现的教育认识需要重新确立,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与学生的主动发展背道而驰的,是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相左的。
何谓“塑造”?一堆泥巴,什么都不是,只有经由外力的影响才能形成器物或者工艺品。没有外力的加工,泥巴仍是泥巴,不可能形成人物形象,不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在这当中,外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外力,所谓的材料就只能是材料。这样的语词,虽然也可强调材料本身的可塑性和无限的发展性,但相比外力而言,这种可塑性和发展性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循着这一观念,可以看到,学生是完全被动的,他的发展完全听命于外力,尤其是教师的塑造,他自己能够做的就是配合教师的行为,教师让你怎么样你就应该怎么样。只要听话,顺从,不抗拒,你就有可能成才,你就有可能转变以往的素材形态,迎来新生。相反,教师则是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因为没有你的加工,素材永远成不了器物,你完全可以无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内在需求,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对他们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改造,只有你才能决定他们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