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先锋:卫星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航空、航天,
作者: (美)约瑟夫A.安吉洛著;龙志超,王欢译
出 版 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16000版次: 1页数: 261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393663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太空先锋”是一套前沿科普读物,由6册组成。本套丛书论述了航天技术的科学原理、技术应用及对社会的影响。这套丛书对改变并将继续改变太空技术和空间探索历程的科学家、重大事件、关键性发明、国际间合作及重要试验等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卫星》是”太空先锋”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介绍了各种人造卫星的历史、科学发展和技术突破。书中插入的知识窗介绍了相关的基本科学概念以及重要的科学家和航天航空专家的生平传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本书中插有75幅黑白照片和结构原理示意图,附有卫星研发大事记。对所有希望了解太空知识和航天技术的高中学生、教师和广大读者来说,“太空先锋”系列丛书具备最好的科学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内容简介
《卫星》是“太空先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它是一本高端科普图书。它从人造卫星的概念讲到太空时代的来临:从人造卫星改变人类文明讲到军事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等各种各样的卫星:从卫星是怎样运行的讲到遥感技术原理;还对研制这些卫星的科学家的生平和他们的伟大贡献作了详细介绍,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航天卫星领域的发展过程和最新进展。
本书配有70张黑白插图及相关注释。相信本书一定能够使广大高中生、教师以及所有对太空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朋友满意。
目录
主译的话
前言
鸣谢
简介
◇1 从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美国的“先兆"卫星
卫星的概念
约翰尼斯开普勒
太空时代的来临
美国的第一位太空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俄罗斯太空飞行的梦想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开启太空之旅的人:谢尔盖科罗廖夫
通过“探险者1号”卫星重塑国家威望
冯布劳恩
卫星改变人类文明
气象学的革命
卫星及国防
空中的控制台
通过人造“星球”导航
同宇宙面对面
卫星为地球提供智能服务
◇2 卫星是怎样运行的
牛顿眼中的宇宙
牛顿运动定律
轨道物体物理学
微重力
太空物体的运行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
发射卫星
卫星的构造是怎样的呢?
选择卫星散热器
太阳能光伏发电
影响卫星性能和寿命的因素
地球的辐射带
大气阻力
卫星带电
卫星排气
卫星润滑
太空残骸的问题
地面电光深空监视
天要塌了:宇宙954号事件介绍
◇3 多种规格和形状的卫星
柚子大小的卫星:先锋项目
“探险者号”航天器
国际紫外线探险者号卫星
极限紫外线探险者号
高速极光拍照探险者号卫星
远紫外线分光镜探险者号
欧洲远程传感卫星1号
长期暴露实验装置卫星
大型载人航天器
航天飞机
国际空间站
◇4 军事卫星
不同种类的情报收集
侦察卫星
美国国家安全局
发现者计划
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
防御气象卫星计划
监视卫星
军事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
反卫星武器系统
核测试监控卫星
雷达海洋侦察卫星
◇5 气象卫星
电视和红外辐射观测卫星
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
太空时代的守护天使
宇宙天气
◇6 通信卫星
现代通信卫星的发展
阿瑟克拉克爵士
回声计划
闪电通信卫星
“兄弟”通信卫星
应用技术卫星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
亚卫3号卫星的挽救
直接广播卫星
体育广播和通信卫星
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
通信卫星作为社会进步和民主的催化剂
◇7 导航卫星
子午仪:海军导航卫星系统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
◇8 作为科学天文台的卫星
卫星提供了可以直接观察宇宙的工具
早期的轨道天文台
地球磁气圈
哥白尼号卫星
轨道天文台(OAO)
轨道地球物理台(OGO)
轨道太阳观测台(GSO)
呜呼鲁卫星
高能天文台(HEAO)
爱因斯坦天文台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
◇9 遥感技术原理
电磁波频谱
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
遥感技术的施行
多谱图像
雷达图像
对海洋的遥感
◇10 地球观测卫星
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变化监测
“海洋号”卫星(Seasat)
“雷达号”卫星(Radarsat)
热容量测绘卫星(HCMM)
地球辐射收支卫星(ERBS)
激光地球动力卫星(LGS)
地球观测1号卫星(EO-1)
卫星激光测距
“陆地号”航天器(Terra)
“阿卡号”航天器(Aqua)
“微风号”航天器(Aura)
◇11 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
盖亚假说
浮质
低温层
全球变化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列纽斯
◇12 结语
大事年表
译者感言
书摘插图
◇1从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美国的“先兆”卫星
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和天空中最近的邻居(天文学家按此意理解时,会将“月球”一词的首字母大写)。由于太阳的存在才使地球上的生命成为可能,月球的周期运动也会对陆地的生物产生影响。例如,潮流的起落就是由地球与月球之间引力的变化引起的。有史以来,月球这一天然卫星已经对人类文化、艺术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远古以来,人类就通过月球绕地球的周期运动来测量时间的流逝。
地球天然卫星的轨道运动对于历法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人们参照某些恒星进行测量时,月球的轨道周期(就是说,它的“恒星月”)是27.321 66天。然而,每月的月运周期(从新月到半月,再到满月,再回到月牙的周期)却是29.530 59天。这是由于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的形状代表了太阳光照的不同角度,并且是由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决定的,而其位置在每一周期运动中又略有不同。两个连续新月之间的平均时间被称作太阴月或会合月。“阴历月”就是基于此周期产生的。
许多古代的立法都是以阴历月份为基础的。其中最成功的是以古希腊天文学家雅典的默冬(Meton)(生卒不详,约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名字命名的默冬周期。在大约公元前432年,默冬发现每隔235个阴历月,也就是19年这样一个周期之后,月亮可以在一年中同一天达到同样的月相。古希腊和犹太历法都采用了默冬周期,它成为古代地中海国家的主要历法,直到公元前46年才被公历所取代。在犹太教里,每月始于新月之初这样的宗教历法在今天仍被沿用。传统的中国历法也采用了与默冬周期相似的经验式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