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白玉林,迟铎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3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046930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所构拟的“古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尝试和实践。全书分为四章,包括字和词、词类、词组-熟语-固定格式、句子。建立古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远非笔者的学力和智力所能毕其功的,但是,笔者也愿作这方面的“食蟹者”路是前者出来的。
目录
第一章 字和词
第二章 词类
第三章 词组、熟语、固定格式
第四章 句子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字和词
第一节词素词 汉字
词素是构成词的元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一个句子如果一层一层地剖析,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就是词素。根据音节的多少,词素可分为单音节词素、双音节词素和多音节词素。
单音节词素是由一个音节表示的,这是汉语词素的基本形式,数量最多。单音节词素中有的能够独立成词,即一个词素就是一个词。如“门”、“苦”、“寡”、“大”、“小”等。这类词素称为词根。它们还能同其他词素组合成词,如“门生”、 “城门”、“苦痛”、“苦雨”、“寡人”、“大夫”、“大人”、“小子”等。有的不能独立成词,同别的词素组合时,位置较固定。这类词素称作词缀。词缀在前的如“有夏”、 “有商”中的“有”,“阿翁”、“阿爷”中的“阿”, “第一”、“第二”中的“第”等,称作前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