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机构的评估与质量改进:效果导向质量管理之基础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质量管理与控制,
作者: (德)施托克曼著,唐以志等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46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046916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评估和质量改进关系密切。考虑到非营利性机构的质量主要是看其提供服务或实施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是否与事先确定的效果一致,因此本书将效果优化作为构建评估理论框架的中心加以关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估的方法,借助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对非营利性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调控所需的有关绩效和效果的数据。根据这些理论和方法,作者提出了评价非营利性组织质量的多维标准。 本书提出的评估方案原则上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的所有工作领域及所有的项目阶段,它可以用来构建监测和评估体系。虽然本书的内容侧重于非营利性组织的效果和相关内容,但也可以灵活地运用于营利性部门(企业)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本书还对如何通过评估提高非营利性机构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参考价值,它适合于评估人员、非营利组织或项目管理人员、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人员和学生以及企业管理方面人员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赖因哈德?施托克曼博士:德国萨尔大学社会学教授、评估中心主任(www.ceval.de)、《评估》杂志主编(www.zfev.de)、评估硕士(Master of Evaluation)专业负责人(www.master-evaluation.de)。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评估、市场研究等。其作为独立的评估人,多次负责对德国发展援助项目、环境政策、教育发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劳动就业政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及国内政策进行过评估,他还作为评估专家多次来到中国对中德技术合作项目进行评估。 至今,已出版专著超过十部,本书是其评估理论研究系列专著的第五部。译者:唐以志,中德技术合作--西部地区职业培训与就业促进项目德方长期专家,曾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先后学习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社会学,曾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萨尔大学社会学专业学习评估方法,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教育,项目监测与评估等。
目录
中文版序
德文版序
第一章 引论与目标
第二章 质量管理与评估
第一节 质量管理
一 质量
二 质量管理模式
三 ISO模式和EFQM模式的优缺点
第二节 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的质量
一 组织和情境差异以及对质量理解的影响
二 通过新公共管理提高质量
第三节 评估
一 定义、目标和任务
二 评估实施
三 附录:监测与控制
四 总结
第四节 质量管理与评估比较
一 共同点
二 区别
三 总结
第三章 评估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效果
第三节 生命历程理论
第四节 组织理论的观点
一 作为基础的效果模型
二 组织的要素
三 组织的效率(有效性)
第五节 创新与扩散理论
一 创新
二 扩散
第六节 多维的可持续性理论
第七节 多维评价和质量模式
一 效果关联
二 评估的评价标准
三质量标准
第四章 评估方法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评估指南
第三节 数据处理和评价方法
一 过程观
二 评价方法
三 指标
第四节 评估方法
一 效果评估的调查设计
二 调查方法
第五节评估的社会背景
一 评估者的角色
二 参与式评估模式
第六节 评估的规划和实施
第五章 总结、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发展合作评估指南
附录三 穆巴拉克一科尔计划监测与评估指标,开罗
附录四 专业术语对照表
附录五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引论与目标
质量,是除节约之外企业经济繁荣的又一基石。面对全球化、国际化和自由化所加剧的竞争压力,企业需要制定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战略。近年来被广泛引用的一份有关质量规划、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的文献中,“质量”被看做是未来市场上最重要的制胜法宝(参见Seghezzi和Hansen,1993:前言)。而关于“质量改进”的讨论,虽是从私营经济部门出发,但也考虑到了公共管理和公益性组织的多样性。这些被称为非营利性部门④的领域不仅暗含了一股巨大的经济潜力,而且具有特殊的社会影响力。非营利性组织(NPO)在文化、体育、休闲等不同领域,以及在各种各样的咨询业、福利生产领域,利益代表者、宗教和国际合作等领域提供服务,在此仅列举一二。
在非营利性部门从业的准确人数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很难确定。不论使用哪种定义,都找不到一个可以将非营利性组织归入其中的统计类别。长期以来,在德国的官方统计中,这类组织中的大部分都是被划归到“无赢利目的组织”这一类别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