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三版)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作者: 周运良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版次: 3页数: 12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633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制造业迅速发展,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要,对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但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确立了“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新培养190万名技师和高级技师,新培养700万名高级技工,并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的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加强各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我们组织修订了1999年以来出版的高级技工学校教学及高级工培训的机械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些新教材。本套教材包括《专业数学(第二版)》《机械制图(第二版)》《计算机应用技术》《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三版)》《机构与零件(第三版)》《液压技术(第三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三版)》《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第二版)》《机床夹具(第三版)》《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技术》《高级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模具制造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磨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级冷作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以后我们还将陆续开发其他教材。
在这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从生产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材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突出技能性培养,摒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二是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为依据,确保在知识内容和技能水平上符合国家职业鉴定标准。三是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反映行业的新标准、新趋势,淘汰陈旧过时的技术,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眼界。四是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求做到图文并茂。
目录
第一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1-2 公差带的标准化
§1-3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择
§1-4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第二章 技术测量与检验基础
§2-1 技术测量与检验的基本知识
§2-2 量具和量仪的度量指标
§2-3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2-4 光滑极限量规简介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3-1 概述
§3-2 形状公差及其误差检测
§3-3 位置公差与误差检测
§3-4 公差原则
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
§4-1 概述
§4-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4-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4-4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第五章 常用典型结合的公差及其检测
§5-1 角度和圆锥公差及其检测
§5-2 键和花键的公差及其检测
§5-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5-4 圆柱螺纹公差及其检测
第六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差及其检测
§6-1 概述
§6-2 单个渐开线齿轮的精度评定指标及检测
§6-3 齿轮副精度评定指标
§6-4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