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蒋长好主编
出 版 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2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223716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从世界范围来看,通过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推进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先进国家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于1993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这部法律中首次明确规定了中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实施办法》,对教师资格认定办法进行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至此,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2001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师资格实施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及相关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任何符合条件的公民,包括社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均可申请教师资格。国家鼓励非师范类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职业学校任教。因此,只要中国公民通过教育、培训和自学具备了教师的基本素质,达到了教师认证的标准,都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
为指导各地进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培训和考试,帮助非师范类毕业的人员申请教师资格,我们特组织教育学界的专家和学者编写了本套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用书。
针对不同读者群的需要,本套书共分为四大系列:专用教材、高分过关1000题、历年试卷及专家点评和标准预测试卷及解析。
专用教材紧扣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讲解细致、深入、透彻,重点突出。所设栏目环环相扣,科学实用,能够使考生系统、准确地掌握重点知识,迅速捕捉到考试要点。
目录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真题点睛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真题点睛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考点过关测评表
真题点晴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第四章学习动机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真题点睛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学习迁移与教学
真题点睛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第二节知识的获得
第三节知识的保持
真题点睛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
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
真题点睛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更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各种具体的心理学问题。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提供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师生互动过程、管理学习过程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见图1-1),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