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文读本:鸿鹄卷(第2版)(初中F)(北大基础教育文库)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初中,综合,
品牌: 张勇耀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1146639/9787301146637
·条形码:9787301146637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初中生
·丛书名:北大基础教育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些书,成了港湾、绿地、林间湖泊、月下麦田、人生舞台的幕间音乐,使疲倦的心灵得到了慰藉。那些气度非凡且又和蔼可亲的文字,使他们在人生的漫漫长旅中,有了可以诉说肺腑之言的朋友。他们就这样,在这些书籍的照拂下一天天地健康地成长了起来。
就学习而言,对课堂书本的学习并不是学习的全部,甚至并不占最大的比重。那些取得成功的孩子,都在向我们呈示一个事实: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比重是在课堂以外。这个“以外”的世界,更加广阔,也更加自由。它比课堂世界丰富得多。可选择的天地也更深广得多。堂内对一个孩子个性的培养,其实远不如堂外对一个孩子个性的培养那样有力。
目录
第一编 怀念:回旋在心灵中的音乐
人文阅读·精读篇、
喜欢风的女孩
人文阅读·赏读篇
青草
祖母
笑声也是怀念
父亲的画面
人文写作·点拨与素材
写作主题:回忆
第二编 生命:唱响在天地间的壮歌
人文阅读·精读篇
充满青枝绿叶的一个日子
人文阅读·赏读篇
我们活着做什么
蝼蚁壮歌
草的种子
感谢生命
人文写作·点拨与素材
写作主题:生命感悟
第三编 文化:奔涌在生命里的血液
人文阅读·精读篇
古典的中国
人文阅读·赏读篇
我国最早的火锅
戎狄——不该淡忘的黄土之子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茶与酒
人文写作-点拨与素材
写作主题: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第四编 亲情:镌刻在时光里的温暖
人文阅读·精读篇
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人文阅读·赏读篇
铜锣声声
一车煤的重量
父爱之舟
打给母亲的电话
人文写作·点拨与素材
写作主题:亲情
第五编 树木:伫立在风雨中的智者
人文阅读·精读篇
树木
人文阅读·赏读篇
城市里的树
树的命运
秋光里的黄金树
梧桐树
人文写作·点拨与素材
写作主题:走近一棵树
第六编 贫富:演绎在金钱外的哲学
人文阅读·精读篇
山村教师
人文阅读·赏读篇
我说不出
被风偷走的帽子
穷人的中秋节是八月十六
咋就不地震呢
人文写作·点拨与素材
写作主题:财富
第七编 圣人才子:行走在历史中的精魂
人文阅读·精读篇
词的中秋
人文阅读·赏读篇
庄子,会飞翔的人
说不尽的王羲之
把栏杆拍遍(节选)
这颗心燃烧了一百年
人文写作·点拨与素材
写作主题:价值
第八编 哲思:沉淀在岁月里的金钻
人文阅读·精读篇
标点人生
人文阅读·赏读篇
石阶上的化石
玩
人生即燃烧
没有时间寂寞
人文写作·点拨与素材
写作主题:感悟人生
……[看更多目录]
序言曾与北大、清华的一批高考状元打过交道,他们留给我许多深刻的印象,而其中之一就是读书多。选择文科的自不必说,选择理科、工科的也是如此。读书是他们的一个日常行为,是他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烦琐而沉重的课堂学习,并没有使他们放下那些课堂以外的书籍。他们自如地穿越于堂内堂外的书本世界,在紧张与轻松之间,在喧嚣与恬静之间,在现实与浪漫之间,他们显出一番潇洒的派头。结果是,这些在某些家长与老师看来会耽误正常学习的阅读,非但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博大无边的人文世界,以及那些由优美的语言、优美的风景、优美的情趣酿造而成的审美境界,使他们得到了精神的升华、情操的陶冶、思维的强化、性格的锤炼,同时也舒缓了那种弓在弦上的紧张与无边无际的巨大压力。这些书,成了港湾、绿地、林间湖泊、月下麦田、人生舞台的幕间音乐,使疲倦的心灵得到了慰藉。那些气度非凡且又和蔼可亲的文字,使他们在人生的漫漫长旅中,有了可以诉说肺腑之言的朋友。他们就这样,在这些书籍的照拂下一天天地健康地成长了起来。
就学习而言,对课堂书本的学习并不是学习的全部,甚至并不占最大的比重。那些取得成功的孩子,都在向我们呈示一个事实: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比重是在课堂以外。这个“以外”的世界,更加广阔,也更加自由。它比课堂世界丰富得多。可选择的天地也更深广得多。堂内对一个孩子个性的培养,其实远不如堂外对一个孩子个性的培养那样有力。
文摘朋友经营一家小商店,顺便装上一部收费电话。
小商店生意不错,使用那部收费电话的人也不少。因为小商店位于城乡结合部,那里有许多工程正在人欢马叫地兴建,到处是打工者。
后来朋友一家有事外出,托我帮他们照料。我爽快地答应了。
白天,小商店顾客川流不息。到了夜里,喧嚣的工地沉静了下来,就有人过来打电话。几天下来,给我留下印象的民工有几位,但最深刻的却是一位十八几岁的小民工。他每次来店里不仅说话细声细气,还莫名其妙地脸红。他一般都是夜里来,不买什么东西,靠在柜台一角静静地看电视,一直看到小商店要打烊,才对我说:“我要挂个电话。”
他开始拔电话,电话通了,他喊一声:“大叔你好,我足桂生啊,让俺娘接电话。”七八分钟后他重新拨电话,电话一通,便迫不及待地喊声:“娘——”接下来就是不停地点头嗯嗯答应着。我曾暗暗地观察过他的表情,当电话刚通他惊喜地喊出“娘”时,他年轻的眼角总是亮亮的,像窝着两粒晶露,然后有些难过,但过了片刻,马上就又开心地轻轻笑起来。每次通话快结束时,他都故作轻松地笑着对那边说:“娘,你别操心,俺好着呢!”放下电话,付了费,总是稍稍暗自神伤片刻,再悄无声息地走开。
一天深夜,他来了,走到柜台旁拨电话。这次他是边笑边说的:“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现在到一家公司上班了。工作很轻闲,只是坐在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纸,风不刮日不晒的。”我有些诧异,这小伙子什么时候到公司高就了?见我盯着他看,他的脸腾地红了。放下电话,他又慌里慌张地说:“俺娘在家整天替俺提心吊胆的,俺这样说他就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