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的巴黎(思想与世界)
分類: 图书,法律,司法制度,司法行政,
品牌: 艾曼纽·卢瓦耶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4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63384006/9787563384006
·条形码:978756338400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思想与世界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流亡的巴黎》叙述的就是这段历史。这些知识分子是通过怎样的援救机制被送往美国的?他们是如何通过写作、通过创办学校和出版社来参与抵抗运动的?美国政府又是如何利用他们为军事情报部门服务的?与德国流亡者相反,法国流亡者在战后的1944年到1947年间,几乎全部回到了祖国。无论把流亡当成劫数还是机遇,这段经历都让流亡者们对政治参与和民族身份等问题有了不同的理解。
作者简介艾曼纽·卢瓦耶(Emmanuelle Loyer),女,法国历史学家,主要研究现代文化史。毕业于圣克鲁高师,现在巴黎政治学院任教。主要著作有《一段法国文化史:从美丽年代到今天》(1995)、《让·维拉尔的国民戏剧:战后的乌托邦》(1997)、《阿维尼翁艺术节史》(与安托万·德巴克合著,2007)。
编辑推荐借助一些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流亡的巴黎》重现了法国抵抗运动历史中这一段被人忘却的插曲。与此同时,也引领我们从交流、传输、融合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20世纪的文化和艺术史。在1940年至1944年之间,一大批法国作家和艺术家离开沦陷的法国,前往自由世界的文化之都——纽约避难。安德烈、布勒东、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鲍里斯·苏瓦林、雅克·马利丹、儒勒·罗曼、圣埃克絮佩里、圣琼·佩斯……这些名字,都出现在长长的流亡名单中。
目录
水的故事
第一部流亡与身份
第一章从避难到流亡:1940-1941年法国的溃败与美国基金会
一走,还是走不走?
二救援方程式
三名单时刻
四 马赛-里斯本-纽约:流亡者的神圣之路
第二章流亡在纽约:流亡者的身份、自我主张和意识空间
一纽约是不是法兰西?流亡都市的地图
二“新移居社群”
三流亡文化
第二部战争年代纽约的艺术、文学和政治
第三章纽约,法国文学的新首都
一作家与战争
二在流亡中写作
第四章 1941-1946年美国的超现实主义
一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与“惊恐的地球”
二波西米亚在纽约:流亡社交圈和纽约艺术界
三超现实主义战争:让世界理解“自由”二字的超现实意义
四美洲对超现实主义者的意义
第五章流亡政治
一流亡政治的“普罗居斯特之床”
二“自由法国”在美国的失败:得到承认的希望渺茫
三法国流亡者中的反戴高乐人士
第三部远距离抵抗
第六章 纽约自由高等学院的戴高乐主义与结构主义
一难民还是移民?法国流亡学者与自由高等学院的创办
二新旧之间
三 自由高等学院:学术的政治
四斯特劳斯,两个世界之间的结构主义
第七章时代的约束
一对事件的思考
二解读与希望
三思想的传播
第八章“美国之音”
一美国政府的宣传机构:美国战争信息局
二“这里是法国同胞在美国向您报道……”
三巴黎人在纽约
第九章美国战略服务局和公共知识分子的诞生
一情报战争
二为战略服务局效力
第四部跨大西洋对话
第十章归去来兮
一有关回归的传闻
二既不是固守一地,也不是一去不归,而是往返于欧美之间
三法美交流中的移形换位
第十一章 回归成为新的流亡:从超现实主义到存在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
一 回归之战
二 “行动文学”之争
三超现实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的血缘问题
第十二章美国化的法国
一对“美国化”的回顾
二流亡者的桥梁作用
后记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部流亡与身份
第一章从避难到流亡:1940-1941年法国的溃败与美国基金会
在背对地中海,企图逃出法国当局追捕的杂乱难民人群中,犹太裔大学教师作为公务员,是最先受到反犹立法波及的一群人。他们屈辱地丢掉工作,预示着他们将被整个社会抛弃,而他们寄希望于前往美国,以逃避这一悲惨命运。事实上,洛克菲勒基金会不久前刚刚开始实施一项救援计划,向身处险境的这些教师提供一笔安家费,以保证他们在到达美洲后最初一段时间的生活所需。学者群体在这里作为一个例证,它是从1940年6月起迅速开始实施的政治性、职业性甚至宗教性的跨大西洋援救措施的一个缩影。
很多人希望打破华盛顿和维希政府给避难者设置的“纸墙”,一部分美国民间社团投资建立救援组织以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哪个社会职业阶层,要想逃离法国必须得到四方面的许可或帮助:维希政府、美国政府尤其是国务院、美国救援协会以及他们在马赛的联系人。与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taool for Social Research)等教育机构相互协作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是教师救援流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事实上,这个紧急启动的救援机器并不是从零起步的,在几年前,洛克菲勒基金会已经帮助多名犹太裔或反纳粹德国学者逃离德国,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仍然留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此前与欧洲知识界早已建立起密切联系,因此这次新的救援行动已有前例可循。各家救援机构为避难者制定的“筛选”标准是非常挑剔的,在人道主义的掩蔽之下,我们是否能看出一种变相的并不罕见的人才收集政策呢?
一走,还是不走?
维希政府的政策:歧视与混乱
战败后,法国于1940年6月22日签字投降。停战协定的条款之一,著名的第十九条规定,法国必须向占领当局“无条件引渡”从第三帝国出逃的流亡者。德国、捷克、奥地利的反纳粹主义者一直把法国看作人权的故乡,以为托庇于法国是安全的,然而他们现在却处于危险之中。这一条款把法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牢笼,把这些外国避难者关在其中。他们不得不策划第二次流亡。大批不受占领军欢迎的人在混乱中匆忙赶向法国南区,而控制南区的新组建的贝当政府从7月22日起设置了一个委员会,对1927年以来加入法国籍的人士重新审查,撤销不受欢迎者的法国公民身份。虽然驱逐犹太人的法律尚未订立,但这一事件已经波及两次大战之间加入法国籍的众多东欧犹太人。7月17日制定的“本土化”法律规定,只有父亲是法国人的法国公民才能取得公职。8月13日共济
……[看更多书摘]
后记列维一斯特劳斯、圣埃克絮佩里、圣琼·佩斯、布勒东等人的名字,我国读者早已十分熟悉了,然而他们在二战期间曾经流亡美国的这一段经历,却甚少有人关注,甚至他们自己都认为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不愿提及。在他们的学术、文学、艺术道路上,这段流亡经历真的无足轻重吗?
本书作者卢瓦耶教授,以女性史学家独有的细致而宽容的目光,对这段流亡历史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与男性史学家相比,或许她在逻辑性与全局观上还有所欠缺,但若论对心理的揣摩感受、对人性的理解关怀,恐怕是男性史学家望尘莫及的。本书不仅提出了一些新的史学观点,而且采取了新的手法来探索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体现了当代史学界“以人为本”,从人物、人性、人文的角度重新考察历史的这样一股潮流,对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的某些历史和现实问题,也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原书的每一段引文都注明了出处,考虑到这部分注释并不影响对本书的阅读和理解,在译文中就省略了。译本中对人名、专有名词以及其他内容所作的注释均为译者所加,特此说明。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翻译这样一本大部头的作品,对译者而言实在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幸运的是,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同事和家人的鼎力支持,在此谨表谢意。还需要特别感谢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马胜利先生,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指点,译文中的疏漏谬误必定更多。译文不足之处,恳请读者谅解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