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辨误100例(常用字词句辨误小丛书)

分類: 图书,语言文字,汉语,汉字,汉字整理与简化,
品牌: 李行健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1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218062044
·条形码:978721806204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常用字词句辨误小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多音字辨误100例》是为了帮助读者掌握多音字“音随义转”的一些规律,解决多音字的读音问题,分析误用出错的原因而编写的;里面所引误用之例曾出现于各类媒体,都有所依据。本册子旨在倡导规范,辨析多音和多义之间的联系,对于实际语用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着重予以提醒,力求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把语言事实说清楚,做到实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媒体推荐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如何,包括是不是符合规范,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表现。怎样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除了平时说话写东西要注意外,看看有关这方面的读物是很有益的。这套《常用字词句辨误小丛书》就是为此而编写的。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著名语言学家 许嘉璐
这是一套为你指点语言文字迷津的丛书。让你享受咬文嚼字的乐趣,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体悟汉语汉字的味道。丛书由多名专家学者撰写,贯彻语文标准,指导语文实践。丛书引例鲜活、具体,文字不刻板、不说教,充满丰富生动的语言知识。
——本套丛书主编 李行健、余志鸿
编辑推荐《多音字辨误100例》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阿”字也读e/1
“挨”字读ai表难以忍受/3
是在坚持,还是去改变/5
“爬车”爬错了/6
“炮制”还是“泡制”?/8
此“轻薄”非彼“轻薄”/10
“瓦窑堡”不是碉堡/11
莫把“奔(ben)命”当逃命/13
绷紧的结果怎么样/15
Milu这个国家在哪里?/16
“复辟”是再开辟吗?/17
便(bian)宜≠便(pian)宜/18
矿藏的“藏”什么意思/19
别把“排叉儿”当餐具/21
“出差”时不要出差/23
刹与煞之间的纠葛/25
请读刘备儿子阿斗的大名/27
量词“场”的两读用法/28
“朝阳门”是朝着太阳的门/30
心是不能用秤来秤的/31
同形异音词“澄清”之辨别/33
乳汁是香还是臭?/35
“难处”不是难相处/37
创口≠疮口/39
由谁攒钱/40
“撮”作量词的二音三义/41
“孩子去睡吧睡吧!”/43
“大夫”和“大王”/45
名动两用的“担”字/46
不要把一般瓦片当瓦当/47
“提防”和“堤防”/49
莫把“肚(duzi)子”当百叶/50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51
不要把“恶”字读错了/53
是“头发”还是“发笑”/54
“坊”是什么建筑物/56
“仿佛”不是仿造的一尊佛/58
“伽”的三个外来词译音/59
“供给”的“给”不读gei/60
“供”的庄重义和普通义/62
“冠”的部件很有意思/64
多音字“还”惹的祸/66
老外误读“中国银行”/67
《惠子相梁》的两个“吓”/69
“飞来横祸”与“血肉横飞”/70
是笑是闹看你怎么“哄”/72
四种读音四种“糊”/73
茶几上有几杯茶?/75
济济≠济+济/77
“间不容发”和“亲密无间”/79
“口角”怎么读?/8l
如何辨别两种“结果”?/83
“尽量”喝酒,喝酒要“尽量”/85
“劲松”和“有劲”的读音/87
“圈”作动词的两个读音/89
“落”的文白异读/90
“累累”怎么读/91
“抹”是擦去还是涂上?/92
天“闷”开窗,心“闷”散心/193
中西合璧的“模”/95
“难兄难弟”的两读/96
拧螺丝、拧毛巾和拧脾气/98
“泡泡纱”不要误读成paopao纱/99
“片”的书面音和口语音/190
一个一字多音的汉字/101
撇油的“撇”怎么读?/103
辨简化字“仆”的读音/105
翘,文白读音各不同/106
欲明曲之音,试问曲之源/107
“塞翁失马”与“敷衍塞责”/108
“哭丧着脸”的“丧”读轻声/109
“气煞我也”与“气杀我也”/111
“折”的有意性和无意性/112
作家老舍不姓“舍”/114
提倡用“标志”/115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116
记住“术”的药名读音/117
“说服”读音从古还是从今/118
“半身不遂”的特殊读音/119
为何“挑灯夜战”的“挑”读tiao/120
自主与非自主的“吐”/122
从“为”的语法功能辨读音/123
“鲜”指少有还是新鲜/125
“相亲(相爱)”不能混同“相亲”/126
“流血”的文白两读/127
旋转的方式跟“旋”的读音/128
“熏鱼”可口,“熏入”可恶/129
咽喉、吞咽和呜咽/130
应届毕业生的“应”怎么读?/132
月晕、(yun)风,头晕(yon)昏/134
令人咋舌的咋呼,咋办?/136
装载、载歌载舞和下载/137
表水位和体积用两个“涨”/139
爪读zhao,还是读zhua?/140
“挣”的主动义和被动义/142
“吱”声有大小,读音有不同/143
两个读音不同的“转向”和“转动”/144
钻石、钻子和钻空子/146
……[看更多目录]
序言语言是鲜活的、生动的,是有生命力的。它无时不在生长、变化,离开一个熟悉的语言环境,例如离乡或出国多年,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就会发现当地有些话生疏了,隔膜了,甚至不明其所以然了。这是因为,语言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储备没有相应的变化。但是,语言里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或者说是变化得极慢,慢到在几十年里都察觉不出来。换句话说,语言的“变”与“不变”是相对的。这和我们的社会、家庭生活很相像:永远没有变化就会乏味,变得剧烈也会无法适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是使只有声音而没有形体的语言“有形化”的符号,其发展变化的道理和语言是一样的。
作为创造了语言文字、永远离不开语言文字、又受着语言文字“管辖”的人类,应该怎样应对语言文字的这一状况呢?其实很简单:对变得快的部分,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就会适应,否则自己听别人的话或看别人的作品时就会有困难;对于变得慢的部分,就不要随心所欲地或想当然地去改变,也就是不要违背千百年来形成、全民都在遵守的规则,否则你的话别人听不懂,你写的文章别人看不懂,白白费时费力,还可能造成误会,惹下麻烦。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