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表示,由于目前电信运营商对规模化用户进行实名登记和实名核实支撑能力所限,加之相关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并不完善,手机实名短期内不会取得特别明显的效果,尤其对于垃圾短信这类缺乏相关判断标准和处罚依据的应用,推行手机实名制并不能完全遏制。
成本关:
投入巨大谁愿埋单
另外,数以亿计的非实名用户实现实名成本之高难以想象。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7.4亿户。其中,约有4亿用户为非实名。这些用户如何自愿积极地重新登记,的确是考验工信部、运营商的一大难题。
同时,对于运营商来说,现在卖SIM卡的主要渠道还包括代理经销商。在代理商层面,又依据什么来判定这个人的身份信息是真是假?“无论从设备的更换购入的资金透露、还是人员、时间投入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成本。”本地一运营商人士坦言,如果其中发生了错漏,是否也要运营商来承担损失,这也是不可预见的成本之一。
而对于运营商而言,投入资金是刻不容缓的。工信部就明确要求,运营商应该推出优惠措施引导非实名用户重新登记。“但怎样的优惠措施合适呢?“运营商都没有十足的把握重新登记。”前述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