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遭遇“拦路虎”今天,在古城南京的东郊驻扎着一支赫赫有名的光荣部队。它的光荣不只是因为它是我军“陆军的窗口”,是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军陆军建设的“迎外”部队。它的骄傲更来自于它是我军历史上唯一的一支因战功而以一个城市名授予光荣称号的部队——“临汾旅”。而那次战功就来自临汾攻坚战。在那次坚固城市攻坚战中,我军的“土行孙战术”在克服敌人内、外两道城墙工事,为我攻城部队打开攻击的突破口,并最终取得战役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8年3月23日,我晋冀鲁豫军区集中8纵、13纵及太岳军区的主要力量对固守山西临汾城的国民党守军发起了城市进攻作战——临汾攻坚战。第8纵队23旅(临汾旅前身)参加了此次战役,并担任主要方向突击任务。
临汾,号称“卧牛城”,是晋南的重镇。城市依山傍水,城西有汾河,城东、南、北三面是平原,地形开阔,便于观察和发扬火力,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土质为黄粘土,便于构筑工事。临汾城有内、外两道城墙,全城分为本(内)城和外城。内城墙高15米,顶宽10米,墙体平均厚达30~40米。外城墙的结构与内城墙大致相当,墙下挖有外壕,战时可放水成为护城河。1948年初,临汾更成了国民党军在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在晋南的一个战略支点,它与太原互为犄角,支撑着山西的残局。当时的临汾守敌为66师、30旅及杂牌部队,共2.5万余人。战前,敌人又对工事进行了加固和扩建,形成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外围警戒阵地,由多处独立的支撑点组成。第二道防线是护城阵地,又称环城阵地,由27组碉堡构成,每组3碉,周围辅以地堡和暗火力点,既可以独立作战,又能相互支援,还有暗道通向城内。第三道防线是外壕和城墙阵地,外壕深20米,宽30米,城墙高15米,基座厚25~30米。第四道防线是城内纵深阵地和地道工事,包括紧挨内城墙的一道宽和深都有五六米的内壕。外壕、城墙与内壕相连,形成了宽50余米、高35米的巨大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