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 2009年第9期 作者:毕苑
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这震撼人心的一刻揭开了人类近代历史的序幕。约翰·库克(John Cooke),审讯查理一世的特别法庭的副总检察长,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他的控诉词结束了一个时代、开辟了一个时代,他创造了历史却籍籍无名。
约翰·库克(John Cooke)出生于一个社会地位较低的贫穷家庭,父母都是农民,一生为生计劳碌奔波。库克作为“贫困生”在牛津完成了大学教育,读书期间勤俭节约、品行端正,后来进入律师公会学习法律。和当时很多青年一样,他攒钱“壮游”欧陆,眼界大开,信念日增;回来后在格雷律师公会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开始执业。库克的正直品格和清教徒的坚贞信念日益显露,经常表达对社会改革和法律改革的想法,这些想法往往是“道德上正确,政治上却不正确”,他的性格预示了他的职业生涯必然充满坎坷。
作为一名律师,库克的正直在同行中早有口碑。他相信法律职业应当为公共利益服务,律师实践给他增添了勇气,他决定揭露和批评他所处时代司法体制的不公正。他的清白廉洁使他得到“白色库克”(white Cooke)的绰号。
律师职业不仅训练了他的正直勇敢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深了他对于英国政治的深刻认识。1637年的船舶税事件是一个重要标志。查理一世为聚敛财富、应付庞大的王室开销,下令增收本应经过议会讨论的赋税——船舶税。懦弱的议员和法官们向国王低头了,最终国王高于法律。但是库克运用职业知识,看穿了船舶税案的漏洞:“如果国王可以在必要时采取任意措施,并且必要与否又由他自己裁定,英国的形势只会越发严峻”,他说,英国不应该像一块草坪,“国王想割就割”。(注:见《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P45,下同。)
在随后更有历史意义的斯特拉福德案件中,开始刺激库克对于“叛国罪”的认识。他想不到,这个罪名此后成为他最熟悉的话题,并且把它送给了国王查理一世。
1640年,失去了理智的查理大军横扫苏格兰,这场闹剧加剧了斯图亚特王朝覆灭的命运。查理的宠臣斯特拉福德伯爵受命于君王,成为战争的领头人。但不幸的是王军一战即溃,形势极为不利。查理一世为了弥补枯竭的财源,不得不再次召开议会,这就是“长期议会”(the LongParliament)。但议会已经成为反对国王的革命力量,它的第一个议案就是以“叛国罪”控告斯特拉福德伯爵,把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人物关进伦敦塔。这个案件作为英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