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步兵之王!
国内影视剧保留了一个传统镜头:每到战争场面,银幕上总是炮弹横飞,硝烟滚滚,一片焦土……好像唯有如此,才最能表现战争的残酷与惨烈。没错,大口径火炮发射时山崩地裂的轰鸣,靶区的树木山石在瞬间被炸为齑粉,的确只能用震撼才能形容,否则斯大林也不会把炮兵称为“战争之王”。然而,“战争之王”也是从娘肚子里爬出来的,炮兵的“娘”就是被全世界军队公认的“战争之母”——步兵!尽管炮兵火力强大,但任何一场战争,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步兵。两军争锋,短兵相接的是步兵,步兵的搏杀要比其他兵种都直接,为此也更惨烈。
在步兵的武器当中,最要命的就是机枪了。早在一战战场,就被冠以“绞肉机”名头的机枪,决非浪得虚名。曾经有参加过南部边境地区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讲过:战场上催命的,火炮算一个,但真要你命的还是机枪。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火炮像狮子,机枪是毒蛇。狮子威风八面,但要论致命一击,却未必如毒蛇。战场上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顿猛烈的炮击后,士兵们纷纷从掩体里钻出来。除了耳朵嘤嘤作响,身上毫发无损,抄起枪就能和敌人干!机枪就不然了。机枪射手可是一直瞄着你呢!子弹发发追着人走。你可以感到金属弹流射来时裹带的风鸣。如果是在丛林中,噼啪折断的树枝,甚至可以勾勒出条条弹道。战场上,有多少硬汉面对这样的场景神经崩溃。一旦被机枪子弹咬上,非死即残,一发子弹就足够了,大口径子弹会让人瞬间丧失战斗力。于是,军中流行一句话“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
和平时期的人们,很难有机会切实感受机枪的威力,电影《第一滴血4》中的一段场景,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100多名缅甸叛军,要在一片河滩上处决美国雇佣兵小队。此时,雇佣兵小队中唯一侥幸逃脱的狙击手路易斯,就潜伏在附近的丛林中。虽然叛军们在他狙击步枪的射程内,但路易斯却不敢开枪,只能干着急。这时候,英雄出场。兰博对一辆叛军架有机枪的吉普车发动了突袭。他一刀削掉了机枪手的脑袋,随即熟练地调转枪口,拉动枪栓,向叛军大队扫射。战斗进行得酣畅淋漓。尽管对方人多势众,但兰博的机枪打得出神入化,枪口指处,血光崩现,叛军的武装巡逻艇也被打得在河中爆炸。作为供人们娱乐的大片,这场戏不免夸张,但其中一些细节还是值得人们回味。影片中,毕业于美军狙击手学校的路易斯,是个非常坚定的战士,其作战水平是雇佣兵小队中的翘楚,一直是兰博最得力的助手。然而在队友即将被枪决的时刻,路易斯却无能为力——因为对手足足有一个加强连,即使再优秀的狙击手也不可能单兵对抗这么多敌人,况且硬碰硬是狙击战术的大忌。而机枪就不然了,对集群目标射击是机枪的拿手好戏,在一名经验丰富的射手的操控下,一挺机枪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