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志愿军某部高射机枪手坚守在阵地上
郭留诺夫重机枪,在当时算得上是个步兵的撒手锏武器。这种枪是苏联枪械大师郭留诺夫在二战期间研制的,经受过苏联卫国战争的检验,威力大、技术可靠。说到威力大,我们不妨来做个对比。志愿军步兵装备最多的是捷克zb26轻机枪。zb26也是一款超级名枪,对枪械感兴趣的读者均耳熟能详,即便不是枪械发烧友,看到zb26也会觉得非常眼熟。在革命战争影片中,八路军、志愿军们使用最多的就是这种机枪。zb26虽然好,却架不住一个“轻”字。zb26的有效射程是900米,理论射速约450发/分,采取20弹的弹夹供弹;郭留诺夫平射的有效射程是1000米,据《世界轻武器手册》介绍,使用重弹时最大射程甚至可达5000米!该枪理论射速650发/分,战斗射速约为250发/分。更具实战意义的是,郭留诺夫重机枪使用250发的弹链供弹,火力持续时间是zb26的10倍!
当然,重机枪和轻机枪的战术用途不同,本身没有可比性,但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郭留诺夫重机枪的威力有个初步了解。值得一提的是,郭留诺夫重机枪还可以配备苏制捷格加廖夫轮式枪架,并在枪前加装钢板护盾。这又是一个极具实战意义的配备。一块钢板,平时不会有人注意,战争中却可以救命。战场上,机枪手是对方火力首要打击的目标。如果您仔细看电影《上甘岭》的战斗场面,会发现一个细节:使用轻机枪的战士更替很频繁,一个倒下,下一个马上顶上,而重机枪射手的伤亡率却低得多,就是因为重机枪前部的护盾。
轻重机枪的战术用途虽然不同,但并不代表这两种武器在战场上没有对射的机会。记者曾经看过一个报道,在南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敌军用苏联援助的重机枪与解放军对射,使装备半自动步枪和班用轻机枪的解放军吃了大亏。可见,作为步兵火力中最猛烈的武器,重机枪的地位无可替代。
坚固防御的敌阵
在采访现场,魏洪俊老人给记者看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几名志愿军战士,高擎着红旗冲向敌人阵地主峰。这是当时一幅非常著名的战地照片《轿岩山上的红旗》。魏老所在的199师595团,正是攻击轿岩山阵地的主攻部队。这一仗,595团打出了一个全军闻名的“黄继光式”战斗英雄李家发,其战斗之惨烈可见一斑。
轿岩山进攻战,是金城战役中志愿军的一次攻坚战。1953年初夏,已经打了两年半的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尾声。双方的战线已经比较稳固,任何一个明智的人都知道,是谈判停战的时候了。美国人是真不想打了,但李承晚不服。6月17日,停战谈判全部达成协议准备签字之际,李承晚翻脸了。他扣押了朝鲜人民军战俘,叫嚣要单独和中朝军队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