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克斯 G 38 旅客机
10 月 12 日,德国航空部向容克斯公司和梅塞史米特公司下达迅速研制供入侵英国本土作战用的大型滑翔机的指令。航空部技术局提出的具体要求为:1、能搭载当时德军坦克战的主力―装备 75 毫米炮的 PzKpfw Ⅳ坦克或自行火炮及其乘员、燃油、弹药;2、能运载 88 毫米高射兼反坦克火炮及拖车;3、能运载 100 名以上全付武装的士兵。要求两公司在两周后提出各自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生产 100 架的准备工作。这个大型滑翔机的发展计划有一个秘察代号―“华沙” 作战。容克斯公司在梅泽堡的设计单位被称为“华沙东”;而位于拉普汉姆的梅塞史米特公司的设计单位则被称为“华沙南”。德国航空部指定容克斯公司设计全木质构造的滑翔机;而梅塞史米特公司则设计金属骨架蒙布构造的滑翔机。两家公司开始竞争性试制。
失败的“猛犸”
容克斯公司由赫尔德尔博士领导的设计组于 1940 年 10 月 31 日提交的 Ju 322 设计图还残留着 1920 年代中期 G38 运输机的身影:成为机体主要部分的厚重主翼的翼展 62 米,翼面积达 925 平方米。宽 9.5 米的主翼中央部为木质多梁构造的货舱。飞行员的单座舱在中翼的左舷。中翼两端前缘突出旋转机枪塔。而下方前后配备 4 个钢质滑撬用于着陆,起飞时则使用可分离的、8 吨重的具有 32 个机轮的滑跑台车。容克斯公司在一次大战以来就掌握了先进的全金属飞机制造技术,制造木质飞机非其所长。匆忙收购的木材材质不良,粘合剂也很差,很难达到设计强度。结果在强度试验中,1 号主翼梁在设计强度的 50%、2 号主翼梁在 60%时就折断了。为增加强度而补加的结构又增大了机体的重量。同时,那极小的尾翼使乌德特将军担心它在空中将会像秋叶一样的不稳定。Ju 322 开始命名为“歌利亚”(圣经旧约中的大力巨人) ,后改名“猛犸”(Mammut) ―一种史前的巨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