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火箭助推器起飞的 Me 321
用 3 架 Bf 110 曳航一架 Me 321 其危险性不难想像。曳航索为直径 10 毫米的钢索,3 架 Bf 110 成“品”字形,先导机使用的曳航索长 100 米,左右两机的曳航索长 80 米。当 3 架曳航机起动时,巨人的起飞助飞火箭也开始点火,起飞至少需要 1,200 米的铺装跑道。当达到时速 110 千米时,“巨人”拉杆离地,接着左右两架曳航机离陆,最后离地的是最前面的曳航机。然后它们以时速 130 千米、每秒 0.5 米的上升率缓缓爬升到 500 米高度,再慢慢加速到时速 170~200 千米,作水平飞行。在爬升时,3 架曳航机必须保持相同的上升角度,稍有不慎,突然增加的张力会扯断曳航索,在气流紊乱时,空中碰撞的危险性极大。

三驾马车准备起飞
载运 120 名士兵的运用试飞中。“巨人”右侧的助飞火箭在离地时没有点火,使“巨人”向右侧滑,引起 3 架曳航机的碰撞,“巨人” 和曳航机坠毁在跑道周边森林里,6 名机组乘员、120 名搭载士兵和 3 名曳航机驾驶员全部丧命,成为 1941 年最惨重的飞行事故。
Me 321 的实战
尽管事故不断,但在首飞三个月后的 1941 年 6 月,德国空军还是组建了 Me 321 大型运输滑翔机联队。联队包括各装备 6 架“巨人”的 3 个滑翔机中队和各装备 12 架 Bf 110C 的 3 个曳航机中队。在这个联队向东线出动前,又改组为 4 个特别大型滑翔机中队,每个中队由 5 架“巨人”和 15 架 Bf 110C 组成,到 9 月各中队已处于实战状态。9 月中旬,第 1 特别中队配属到北方战区第 1 航空军在里加活动;第 22 特别中队配属中央战区第 2 航空军驻扎在奥尔沙;第 4 特别中队配属给南方战区第 4 航空军开始驻扎刻赤,后驻第聂伯罗彼得洛夫斯克;留下的第 20 特别中队和联队本部也配给第 2 航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