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III 在 1943 年视察驻 Fubara 的 Re.2005
1942 年一月十五日,军方决定在最终对比结果出现前先大量采购 C.202 和 C.205V,以避免在这段时间内没有飞机可用。而菲亚特公司更是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接到通知开始准备 G.55 的生产夹具了。这种情况无可避免的压缩了 Re.2005 的生存空间,当然让雷贾尼厂捏了一把汗。所幸到八月十九日,后者终于被告知开始着手准备 Re.2004/Re.2005 的生产,空军还慷慨地提前向其发放了飞机制造所必需的资材。厂方对此的反映当然是兴奋莫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甚至在拿到首批十六架“零系列”的正式合同前的十月二十七日便开始自行制造十二架前期生产型。所有的生产工作仍然全部都交给了隆基领导的试验分厂,同时要求其在生产时对飞机的设计做更进一步的修改。于是,后上部机身蒙皮因此得以强化,翼?诺纳杓埔苍谒娜?年中期做了加固;到了九月七日,隆基再次修改机翼结构……不过福吉埃在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提出让 Re.2005 具有航拍能力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起码到四三年时圭多尼亚仍旧在研究这项改造的可能性。

1943 年的一次试飞中,试飞员 De Proto 在俯冲时达到 980KM/H 的速度,这是试飞后在上面签字留念的照片
军方的采购委员会在对 Re.2005 做了一番研究后,得出了让雷贾尼厂哭笑不得的结论。他们认为将这种飞机作为战斗机开发完全没有必要,倒是可以考虑为 Re.2002“公羊”式战斗轰炸机安上 Re.2005 上所使用的新机翼,来个 Re.2002bis 型;或者直接替 Re.2005 挂上 1,000 公斤的炸弹当成替代 Re.2002 的新式战斗轰炸机使用。同时考虑到 DB.605 发动机的短缺,不如为 Re.2005 装上尺寸相近的 DB.601 引擎。(真不知道该机的总设计师朱塞佩?马拉斯齐尼在听到这些议论后会有何感想?)然而这些奇谈怪论却并没有阻止空军在 1943 年 1 月 10 日再次向雷贾尼厂订购一百架 Re.2005;而到了一月二十五日,这一数字又变成了六百架!这意味着雷贾尼厂必须每个月生产出七十架 Re.2005,就算如此也要到 1944 年 12 月才有可能完成生产任务。这时的墨索里尼才通过福吉埃的汇报搞清了 Re.2005 的来龙去脉。
1943 年 1 月 8 日,意大利空军终于为新飞机正式定名为“Sagittario(射手座)”。而在 3 月 5 日,又决定从第二十四架飞机开始为该机装上机身炸弹架作为战斗轰炸机加以采用。稍后(不过肯定早于四月十二日),空军订购了第二批十八架“零系列”飞机,使得订购总数上升到 634 架。有趣的是,在雷贾尼厂的生产订单上还可以查到另外的一百五十架 Re.2005,一些航空史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来自空军于 1943 年 4 月 18 日下达的第三张订单。不过目前所掌握的证据还不能证实这一点,军方直到 43 年 7 月 31 日的档案上都写明只订购了约六百架左右的“零系列”而已,所以也有人认为这第三批订货只是厂家自己的计划而已。
计划中的各种改型:
Re.2004
考虑到 DB.605 的产量同样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早在 1941 年 10 月皇家空军就要求雷贾尼厂在开发 Re.2005 的同时考虑为其机体配上 I.F 公司 1,250 马力的 Zeta 引擎(二十四缸液冷发动机,基本结构类似于英国纳皮尔公司开发的“佩刀”发动机)。福吉埃后来又再次重申了这个要求,雷贾尼厂答应了下来,并以 Re.2004 的名义开发立项。其实,这倒并不是雷贾尼公司对空军的提议有多大兴趣,而是出于两点考虑。首先,既然想和空军做买卖,得罪他们总是不明智的;另外,雷贾尼厂发动机部门从 1940 年起便一直致力于出力达 1,740 匹马力的 Re.103 发动机的开发,空军的建议正好为前者提供了一个借鸡生蛋的好机会。
公司很快便决定为此建造两架原型机,并为其机体制造下达了编号分别为 No.90377 和 No.90390 的两份内部订单。按照公司的推算,原型机的单机价格据估计约为 1,554,569 里拉,不过这一数字在该计划被撤销时已飙升到了 1,945,497 里拉,而计划中四架前期生产型(内部生产订单编号 No.90454)的价格则可以大幅下降至 403,801 里拉,至于唯一一架 Re.2004bis(内部生产订单编号 No.90489)的价格约为 500,000 里拉。然而,这一切只是雷贾尼公司自己的计划,空军到 1943 年 6 月 30 日的订单也就是区区两架原型机而已,甚至还没有为其分配军方的编号。
停战后,整个计划被接管工厂的德国人所取消,具体原因可能和两种发动机开发计划的严重滞后有关。实际上,I.F 公司的 Zeta 发动机在散热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且打从开始便被Re.2004开发组所刻意忽视,最终也只是安装在一架 S.79 轰炸机上进行了一些测试而已。而 Re.103,作为雷贾尼厂设计的第一种航空发动机,根本还是个空中楼阁。虽然根据雷贾尼厂第 100283 号内部订单显示公司花了 8,000,000 里拉用于制造三台原型机,但只有一台在 1942 年 4 月完成了大致的组装。而 1943 年 10 月 6 日拍摄的照片上显示这台发动机最终完成了组装工作,不过是否进行了测试就是个未知数了。
Re.2005 SF(R)
1942 年 11 月 20 日,圭多尼亚试验中心建议为一架正在该中心接受测试的 Re.2005 加上一套喷气推进装置,估计这样的改装可以使该机的最高时速接近 750 公里/小时。不过加上该装置所造成的额外重量迫使外翼机炮和装甲飞行员座椅不得不取消。之所以将这种改型称为 SF 并不是因为该建议太过前卫,而主要是来自该计划支持者的名字:任职于试飞中心技术部门的马切罗?萨拉契诺少校(Major Marcello Sarracino) 和安托尼奥?菲里少校(Major Antonio Ferri)。在对机体做了相当的改造并安装了一台菲亚特公司的 A.20 引擎后,新飞机接受了测试,在一份 1943 年 7 月 7 日的报告中对此有相当的描述“…在机体中加装一台 12 气缸 370 马力的辅助发动机,该转速为 5,500 转/分钟的发动机主要用于驱动两台离心式压气机,其一负责为 DB.605 发动机增压,其二则是靠向后方喷气为飞机提供部分推力。整套设备的重量约为 1,000 磅。这种复杂的解决方式,包括更完善的设计,在飞行员后方安装这台菲亚特公司的 A.20 发动机完全是因为空军部缺乏合适的大马力发动机来提升 Re.2005 的性能而不得不为之。…”隆基后来经常回忆起自己和这种“并非不切实际,而更多是来自于奇思妙想的疯狂点子”的抗争。在他看来,这样的修改除了让飞机的重心后移 25% 或 30% 进而大幅降低飞机的操纵性外,对于性能的提升实在是没有多大助益。
Re.2005 的木制化
在诸多对 Re.2005 进行改进的计划中很有特色的一项便是将 Re.2005 木制化。这个主意最先由工程师皮埃尔?路易吉?纳尔迪(Pier Luigi Nardi ,1897-1961)在预见了轻金属材料和优质木材即将出现短缺后提出,虽然隆基本人拼命反对,不过全木制验证机 BN.1 和 BN.2 的成功却证明了其可行性。总的看来该计划的主体有点类似于苏联的“三角木”,即用特殊胶水和木头纤维制成一种强度较高,可用于制造机体承力部件的特殊材料,同时还可兼具一定的防火性能。DGCA 对这个构想大加赞赏,遂在 1942 年 3 月 5 日要求雷贾尼公司用该技术制造两副 Re.2005 的机翼,并在 6 月 3 日进一步要求用该技术尝试制造 Re.2005 的机体。
为此雷贾尼厂在 1943 年 1 月 15 日雇佣了纳尔迪(虽然这一决定早在 1942 年 3 月 25 日就已经作了),并让他领导一个三十九人的小组从事这项工作。不过整个工程到 DGCA 的阿尔多?古烈尔梅蒂将军(Gen.Aldo Guglielmetti)将军在 1943 年 4 月赴雷贾尼厂视察时还是困难重重,终于被迫撤销。
双体 Re.2005
一张绘制日期为 1942 年 12 月 24 日的三视图是关于这一项目唯一的书面证据,而雷贾尼厂的原型师布鲁诺.贝尔菲奥雷(Bruno Belfiore)在 1943 年又根据这一图纸制成了一架木制模型。据说这一项目由工程师马拉斯齐尼本人提出,不过却从来没有超过先期设计阶段。该机主要是作为重型战斗机开发,并兼顾对地攻击和鱼雷攻击的能力。驾驶舱安置在左侧的机身内,动力则由两台 DB.605 发动机提供。与同一时期设计的菲亚特 G.58 相比较,该机对原设计的改动程度要大得多,几乎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全新的飞机设计,而不仅仅只是将两架 Re.2005 连在一起。从我手头的照片看,尾部结构是改造的重点。此外飞机座舱大大前移,使得整体感觉更协调,而不是类似 Re.2005 那样头大尾巴小的“蛤蟆秧子”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