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墨盒是过去文人的一般用品,不过,任何一件物品,如果它除具有使用价值以外,还具有观赏价值,那它就非同一般了。
近年来,由于一些古代文房物品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喜爱收集铜墨盒的人士也逐渐增多,致使现在市场上一些刻工精美的作品也就越来越少见了。一件上好的铜墨盒能卖到上千、甚至上万元。乍听起来这实在令人咋舌。于是市面上出现大量的新货和仿制品。但不管是新货还是伪品,大都有一个“通病”:刻工粗糙,缺乏神韵。比如刻某一位著名画家的图案,其画稿和题字,都应该很像这个人的作品风格。可现在的仿制品,一种是刻出来的图案根本就不是这位画家的作品,但还刻上这位画家的名字,另一种就是完全照搬铜墨盒书中的某一个图案。现在的仿制者,无论是从哪个方面与清晚期和民国时期的工匠相比,都是有差距的。不仅仅是缺乏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而且制作的工艺技巧和审美标准也不一样。不了解当时那个年代的背景,没有感受过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怎能制作出那个年代的作品?仿品就是仿品,它未经过岁月风雨的侵蚀,即使是“作旧”,“火气”依然十足。如果要与真正老的铜墨盒作一比较,就立刻看出现在的“手艺人”还很欠“功夫”。
除此之外,如今关于收藏鉴赏铜墨盒的书,也出版了不少于四五种。想不到的是,2005年天津某一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除设计、印刷粗糙之外,很多次品、仿品也被收入书中,真令人“惨不忍睹””。看来高水准的收藏,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鉴于此种情况,今天我冒昧也来介绍一件铜墨盒。
我把收集和鉴赏铜墨盒,分为三种类型和档次,第一种是普通的无款图案,较好一点的是有题字和落款的图案,上好的是采用著名书画家画稿的图案(如张大千、齐白石、陈师曾、姚茫父等),并由“同古堂”等名店铺刻成的白铜墨盒。
这是一件民国期间制作的铜墨盒,材质为白铜,底部无“字号”,上面刻的是齐白石的“石榴”图案。不言而喻,这个题材取“多子多福”之意。上面一个刻石榴的底部,下方一个刻石榴的侧面,成熟的颗颗石榴籽已裂出,弯曲的树枝和错落有致的叶子,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落款“白石老人”,这字正是白石先生的手写体,下钤刻“白石”方印,精妙入微。
如何欣赏一件名家画稿的铜墨盒,首先要看刀工,看雕刻者能否把画家的风格和特征,
原汁原味的表现出来。为此,我特意找出一张齐白石作的石榴画儿与此墨盒来对照。经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画稿虽然枝叶走势不同,但整个画风完全相符合,一看就是齐白石的作品。此件铜墨盒,可以说刻得形神兼备,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说起这件铜墨盒,还曾发生过一段有趣的事情:2001年秋,这件铜墨盒的持有者急欲想出售此品,要价800元。北京有一位范氏铜墨盒收藏家,看到这件铜墨盒后认为是“仿刻”,放弃了购买欲望。没想到5年以后,这位范氏又见到了这一件铜墨盒,却反复欣赏,爱不释手,竟出价5000元非要购藏不可。按理说,他给的这个钱数不算低了,但持有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件铜墨盒的艺术价值和它在世上的稀有程度,说什么也坚决不卖。
由此可见:将伪品当成真品,是可笑之人,那么,将真品当成伪品,同样也是可笑之人。搞收藏鉴赏一定要提高眼力,把握好时间和机遇,否则一念之差,与珍品擦肩而过,失掉机会,事后想用再多的钱也是弥补不回来的。
(2006年8月16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