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刀霍霍
基本的产品拿了出来,效果怎样当然不能光凭你一张嘴瞎忽悠,下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显然就是测试了。一般来说都得根据具体情况搭起一个平台——测试环境,看看自己的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如何。不过对燃烧弹来说可就有点麻烦,效果好坏先不说,这一烧怎么也得一片,大规模测试尤甚,这测试平台一把火可就没啦,又得从头搭不是?
在燃烧弹研制过程当中,必要的筛选、比较、测试工作实际上就已经在进行。1942
年的春天,在产品基本定型以后,对这个新型燃烧弹进一步的全面测试就立即展开(3 年以后才大规模使用)。
一开始呢当然先有简到繁。标准石油公司和 NDRC
委员会建造了一些居民模拟建筑进行了初步测试,比如燃烧弹的穿透能力以及穿透后在房间内的表现等等。接着,在马里兰州的一个兵工厂
Edgewood
Arsenal,另外一小组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测试,重点考察这种燃烧弹对工业建筑及相关工厂设施的破坏性,比如工作台,包装箱、储藏箱等等。燃烧弹采用迫击炮抛射,工程师们仔细测试了不同落点、距离等等对上述物品燃烧效果的影响,甚至还建立一个相关数学模型来分析模拟对一个标准厂区的燃烧效果。
尽管以上的初步测试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理论数据,但陆军航空队当然希望能够在真正对实际目标的模拟空袭中获得真正的第一手数据。这可就比较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