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轰炸东京中的燃烧弹(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前言

轰炸东京其实说成火烧东京可能还更准确一些,是对日本战略轰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速盟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可能有人会想当然的说,这有什么,不就是弄个飞机跑到东京扔一堆汽油瓶嘛。理解当然可以这样理解,不过事情当然远不是这样简单。

首先你得有炸弹,当然不能是汽油瓶了。事实上,特殊顾客特殊对待,美国人还是很抬举日本人的。按照日本的建筑结构特点反复试验最后专门为日本人量身定做了新型燃烧弹——M69。如果考虑到后来一次投弹就两三千吨的规模,这设计、测试、生产工艺和最后的生产实际上就是好大一摊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凑数的。比如性能差,结果辛辛苦苦生产出来飞到日本再投下去却只是放了个焰火,那可就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么。还应注意的是,除了性能以外,还必须考虑成本因素、生产的工艺性以及对原材料的要求等等细节问题。否则工艺繁琐一天弄不了几个根本不够使用;或者虽然性能好生产方便,但是需要一些战时非常紧缺的原料,那么这个燃烧弹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生产肯定会受到影响。

燃烧弹自己不会飞,下一步就得要合适的载具了。日本孤悬一岛,对轰炸机最起码的指标就是远航程。没办法,顾客特殊,不能瞎凑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美国人不得不开发了全新的

B-29。由于在一架飞机中涉及众多关键新技术,开发的难度和风险奇高。由于美国的迫切需要,甚至还没有完全定型就和波音签下了巨额合同,算是二战中美国最大的赌博之一。大家知道曼哈顿计划化了大约

20 亿美元,而整个 B-29 则砸了约 30 亿,最后生产了 3,760

架,为战胜日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空军之翼有一篇长文,这里不过多废话了

http://www.afwing.com/intro/b29/1.htm。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3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