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轰炸东京中的燃烧弹(2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类区一样都是轰炸的重要目标。这份报告的最后部分进一步估算了对 20

个主要日本城市用燃烧弹的轰炸效果(所需吨位量根据以上三类不同城区估算,1,690 吨,和后来实际所投炸弹量相比,远远太乐观)

摧毁 186 平方英里城区;

摧毁 26,000 家小工厂和作坊,主要工厂的产量降低 58%,

1,200 万人无家可归

而随着 B-29

逐渐形成战斗力,对日战略轰炸已经迫在眉睫,目标的选择更为迫切。(此时在经过所谓堪萨斯战役

Battle of Kansas 后,B-29 总算达到作战要求,4 月中旬第一批 160 架 B-29

经北非向印度转场。这也是一个经典的“上边一张嘴,下边跑断腿”。阿诺德下了死命令,一帮人马拼死拼活干了一个多月来改装。当然阿诺德的上面就是罗斯福,给马歇尔的一个批示中写道:The

worst thing is that we are falling down on our promises (to

China)every single time, 这话可是够重的,谁也不敢当,阿诺德也是真急了 )到了 1944 年的 6

月,COA

成立了一个单独的下属委员会,专门研究如何用燃烧弹攻击日本城市工业区。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1)需要用多大的力量;2)估计攻击以后的对日本工业的打击效果。

这个下属委员会对上述 A2 和 NDRC

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了其对投弹量过于乐观的问题,新的计算结果显示即使对一类区也要求达到 14~20

吨。(这不是简单的翻了一倍多的问题。一架 B-29 也就带 6 吨左右,这就是说一次轰炸所需要的 B-29

的数目也至少得翻倍,一连串的问题可就出来了)。根据对日本工业的重要性,进一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6

个日本主要城市: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横滨、川崎。(陆军航空队自己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果按照标准的高空编队轰炸的模式,

12 架一个编队,8,000~10,000 米,每架携带 4 吨半,根据 Dugway 测试数据,可以覆盖长 2.5

英里,半英里宽的地方。假设 20%的飞机没有到达目标,20%到达目标的又由于种种原因投得不准,这样估算起来起码要一次要一个大队 160

架左右 B-29

才能对类似神户一类区这样的地区达到较好的轰炸的效果。这里分上几次是不行的,一次飞机和所投得燃烧弹太少很容易扑灭,即使烧了几个房子也等于帮着日本人建防火隔离带了)。

10 月 10 号,COA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4頁/共3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