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文化(世界强中强企业文化丛书)

分類: 图书,经济,世界经济,亚洲经济,
品牌: 林坚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8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010214X/9787300102146
·条形码:978730010214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世界强中强企业文化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三星文化》阐述了三星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韩国企业文化特质和三星文化特色;总结和剖析了三星精神、价值观、道德规范、经营哲学和管理哲学;详细分析了企业家对企业发展和企业精神塑造等多方面的影响;探索三星“文化基因”如何发挥作用、企业英雄如何展示才能;透视三星的全球战略和跨文化管理优势;梳理三星在中国的发展轨迹;解剖三星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三星文化》具有视角独特、资料丰富、方法新颖、引人深思的特点。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也是世界经济的一颗明星:三星闪烁着光芒,也笼罩着许多迷雾。三星除了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可圈可点外,最根本的还是其深层的文化因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往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多侧重从经济和管理方面的视角。实际上。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和文化共同体,需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和哲学的层面进行深入解剖和分析。在此方面,《三星文化》做了全新的尝试:把企业当作标本,把它放在社会文化的环境中,谨慎而细致地进行解剖和分析。让我们追踪三星发展的历程,从不同层面、多维度地考察和感悟三星的企业文化。
《三星文化》可作为各行各业企业家的案头参考书,适合各财经管理院校的广大教师和本科生、研究生以及MBA和EMBA教学,还适用于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林坚,1964年9月生,江西宜丰人,哲学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企业联合会培训中心客座教授、韩国延世大学(原州校区)哲学系客座教授(2005—2006)、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著有《从书海到网路——科技传播的演进》(获第14届“中国图书奖”)、《企业文化修炼》,合著《企业文化要义》等:发表了《论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要点》、《中日韩企业文化初探》、《韩国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特色》等多篇论文。
编辑推荐《三星文化》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深刻揭示:
“三星”何以成为韩国企业和世界经济的一颗明星?
三星文化对三星的成长有哪些作用?
三星有哪些东西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三星的“灵魂”及其“文化基因”是什么?
三星如何解决经营管理之“痛”和文化风格之“痒”?
展望三星之光,破解三星之谜,走进三星的“文化之旅”……
“文化基因”引导三星成长,解决经营管理之“痛”与文化风格之“痒”。
目录
第1章 轨迹:三星发展历程
李秉喆时代(1938-1987)
创业起步,摸索前行(20世纪30-40年代)
涉足生产领域,成长扩充(20世纪50年代)
艰难经营,吸引外资(20世纪60年代)
多元化扩张,拓展市场(20世纪70年代)
纵向系列化,开发尖端产业(20世纪80年代)
李健熙时代(17987-2008)
结构调整,二次创业(1987-1993)
一切都要变:“新经营”改革(1993-2003)
数码战略,领先时代
李健熙辞职之后
事出有因
高层“地震”
机构变化
管理变革
第2章 坐标:韩国之三星
韩国社会文化与民族个性
文化复合体
传统社会价值观
漩涡文化
韩民族意识与个性
韩国企业经营及文化特质
历史变迁
经营特性
企业文化特质
三星形象及文化特色
三星标志
三星之歌
三星形象
三星文化特色
三星在韩国的地位与影响
经济贡献
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
第3章 灵魂:三星精神与哲学
三星精神
与客户共存共荣
挑战世界
创造未来
三星价值观
人才第一,以人为本
基于健全的危机意识的自我创新
强调责任的自主经营
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
廉洁健康的工作作风
坚持一个方向,实现团队合作
三星道德规范
伦理经营,道德为本
员工道德准则
“三星宪法”
“知行33训”
监察制度保障
新经营哲学
经营理念
自主经营,互相配合
策略经营,确立愿景
技术经营,研究开发
重质经营,最高水准
速度经营,行动快速
顾客满意经营
文化经营,提升形象
管理实践与管理哲学
管理理念
质量管理:严格执著
战略管理:前瞻共赢
品牌管理,提升价值
知识管理,系统支撑
会议管理:重视记录和效率
绿色管理,保护环境
“攻击型管理”,竞争取胜
组织管理,有效运作
服务管理:称心、舒心、放心
第4章 领导:三星企业家
李秉喆: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生
步步是道场
如何做事
怎样待人
李健熙:变革者和“隐士”
经历、个性、地位
思维方式
经营特点
第5章 人才:三星“文化基因”
“人才经营”
引进核心人才
注重吸纳天才
善用“个性”人才
大胆任用奇才
重视女性人才
科学培育人才
吸引全球人才
入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政策
人事管理原则
对“三星人”的要求
晋升和评价体系
报酬与激励
三星群星璀璨
李洙彬:“不死神”
尹钟龙:“改变三星命运的人”
李润雨:三星电子新掌门
李鹤洙:“经营传教士”
南宫皙:三星信息化功臣
陈大济:为超过日本而回国
玄明哲:主导“新经营”改革
李基泰:“最高经营者”获奖者
第6章 创新:三星成长之道
全方位创新
三星支柱:三星电子的创新
第7章 国际化:世界的三星
国际化战略
跨文化管理
第8章 中国:三星战略关键词之一
发展状况:从“交学费”到“学习的榜样”
社会贡献:“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
文化融合:“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
第9章 问题:三星之恙
经营管理之“痛”
文化风格之“痒”
结语:三星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企业文化是公司竞争取胜的软实力。硬实力(如机器设备、技术水平等)看得见、摸得着,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基础。软实力(如企业宗旨、使命感、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企业形象等)是企业内在实力的体现,只能用思维去把握,却是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决定性力量。软实力是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世界强中强企业文化丛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具体揭示世界强中强的企业是如何打造这种软实力,从而领先于全球的。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价值观念体系。总结世界企业发展史,优秀的企业打造过三种类型的企业价值体系:第一种是体面生存至上的企业价值体系,它体现着一种难能可贵的自强精神,保证了企业在外界进行严密经济封锁、竞争对手凶狠抢逼围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体面地生存下来,发展起来。
文摘第1章 轨迹:三星发展历程
李秉喆时代(1938-1987)
被韩国同行誉为“创业之神”和“三星之父”的李秉喆,当年白手起家,奠定了三星的基业。
创业起步,摸索前行(20世纪30—40年代)
1938年3月1日,时年28岁的李秉喆以3万韩元资本金(按当今汇率,约为人民币200余元)在韩国大邱市寿洞(现在的仁桥洞)成立了“三星商会”,并开始相关业务。选择在大邱创业的原因是那里交通方便,当时,大邱不仅是京釜(汉城一釜山)线上的主要车站,还是岭南(韩国的鸟岭以南地区,主要是庆尚南道地区)的中心,是一个物产的集散地。
在韩国,“三”是人们最喜欢的数字,表示大、多、强;“星”意味着清澈、明亮、永放光芒。“三星”具有“天长地久、强大兴旺”的意思。
李秉喆经过两个月的市场调查,决定向中国输出韩国的干制鱼、蔬菜和水果,还生产和销售面条。这是三星商会最初的业务。三星的“星标”牌面条因为味道好而畅销,以质量取胜。随后三星商会收购了日本人经营的“朝鲜酿造厂”,其销售额很快超过了大邱市的7家而居第一。
1941年6月3日,注册成立“三星商会贸易公司”。但由于战争,不得不停产。
1945年5月,李秉酷把家搬到了汉城,继续开展经营活动。8月15日,韩国光复,民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李秉喆经过1年时间的思考,决定从事贸易,并确立了经营公司的方针,大致如下:
1.公司的职员都可以投资人股,金额不限,最终的利益分配根据出资的多少按比例进行公平的分配。
2.无论是社长还是普通职工,都要本着彼此相互尊重的精神恪尽职守,在公司建立根据能力的大小赏罚分明的制度。
3.要保证员工们的生活,在不妨碍公司运营的前提下,尽可能营造一家人的公司氛围。
李秉喆出资75%,让员工们拥有25%的股份,让每一个出资者都感觉到公司的利益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奋发努力工作。这种经营方式在那时是非常大胆而新鲜的。
李秉喆总结了4条经验,后来成为“三星”经营思想的基石:
1.办企业必须把握和洞察果内外的变化趋势,并努力使自己的事业与其相适应。
2.必须时刻冷静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不要去做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
3.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侥幸心理去从事投机性活动。
4.要注意培养直观判断能力和对策研究能力,在实施最佳方案时,还需制定后备对策。当发现实施方案与大势相违时,一定要当机立断,急流勇退,改施第二、第三方案。
李秉喆得出结论:赚钱只顾自己享受的人只是商
……[看更多书摘]
后记我关注三星是从准备申请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国际学术支援交流项目(ISEF)时开始的,在拟定的研究课题《东亚企业文化与管理哲学研究》计划中,作为案例,重点比较中国海尔、韩国三星、日本索尼。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对三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我在韩国做了一年访问学者。研究报告如期完成,而且对东亚三国特别是韩国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很大收获。
我从担任罗长海教授的《企业文化学》一书责任编辑时开始接触企业文化理论,逐步参与研究企业文化。罗老师和我共同主编了一套“企业文化精品丛书”,2003年起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合作撰写了《企业文化要义》一书,已多次重印。应中国企业联合会培训中心之约,我撰写了《企业文化修炼》一书,2005年由蓝天出版社出版。罗长海的《企业文化学》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修订版(1999年)和第三版(2006年)。他倡议组织一套“世界强中强企业文化”丛书,策划人闻洁老师以其卓见,给予了大力支持,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听说我赴韩国研究企业文化,罗老师建议我写一本《三星文化》。我接受了这个任务,正好可以跟自己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