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的邀请(培文书系·大学之旅)
分類: 图书,政治,政治理论,政治学,
品牌: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1151284/9787301151280
·条形码:978730115128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培文书系·大学之旅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政治学的邀请》是萨瓦特尔邀请三部曲之政治篇,认为政治是一种公民意识的自觉召唤,呼吁读者勇于认识政治、介入政治,虽然我们置身其间的生活境遇时常呈现出某种悖谬与荒诞。语言流畅,构思精巧,别有深意,是本较好的公民教育读本。《政治学的邀请》从人类历史的演变及自身经历出发,生动地讲述了政治学中最要紧的事情——自由;提供了一种针对政治和民主问题的哲学反思,认为公民教育的基础是进行哲学反思,而不是压缩成一套"政治正确"的礼貌教养。
作者简介费尔南多·萨瓦特尔(Femando Savater,1947- ),西班牙马德里中央大学哲学教授,著名哲学家,被誉为“西班牙的萨特”。欧洲著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被称为“西班牙的拉什迪”,2000年作为BasraYa民众运动的代言人获Sakharov人权奖。另外还曾获Anagrama奖、Fernando Abril Martorell奖、Cerecedo Cuckoo奖、奥尔特加·加塞特新闻奖等。2003年5月曾代表西班牙与哈贝马斯、德里达等7位公共知识分子一起联名发表文章,挑战美国霸权,呼吁打造核心欧洲。主要作品有:《尼采的思想》、《伦理与政治》、《教育的价值》,其中最有名的为普及性的《哲学的邀请》、《伦理学的邀请》与((政治学的邀请》。
译者简介
魏然,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文化研究与西班牙语文学。曾先后在委内瑞拉安第斯大学(2007年)、德国古腾堡大学(2008年)担任访问讲师。
编辑推荐《政治学的邀请》是培文书系·大学之旅系列之一。
目录
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我们在这里相聚
第二章 顺从和反抗
第三章 看看谁在发号施令
第四章 希腊人的伟大发明
第五章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六章 这个世界的财富
第七章 如何向战争宣战
第八章 自由,还是快乐?
尾声 我们能够抵达此处
告别
附录:政治术语小辞典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一位古罗马诗人特伦提安努斯·马鲁斯曾这样说过:“pro captu lectoris habent sua rata libelli”,翻译过来便是,“根据每位读者的灵慧,每本书皆有自己的命运。我们还可以指出,尚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着书籍的命运,只不过更多一点巧合,更少一些个人色彩。譬如某些情况下,学习计划就是一种影响因素。十五年前,你正在看的这本书第一次出版。那时候,在我们的大学必修课里还没有出现一门接近于“公民教育”的课程。于是,作者提供了一种针对政治和民主问题的哲学反思,虽说是入门介绍,但这本小书确乎是第一本。我认为,公民教育的基础是哲学反思,而不应压缩为一套“政治正确”的礼貌教养。现今,我们终于有了几种专门材料,集中讨论公民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但我认为这本小书依然实用,而且有些新意。它并非手册或教材,而是一本补充读物。有一些书专为教学大纲而作,本书则可补此不足。
考虑到这一点,我决定将这本书稍作翻新修补,以便更好地配合新目标。
文摘第一章 我们在这里相聚
睁开双眼,环视四周,就像是第一次观察这个世界:你看见了什么?天空中艳阳高照、云朵浮游?还是树林、山峰、溪流、野兽、辽阔的海洋?都不是。你眼前是另外一番景象,你看到的必定是与你最亲近的人(体会“亲近”这两个字的本意)。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看见的第一道风景便是其他人的面孔和他们留下来的痕迹:母亲微笑着,人们好奇地围拢过来,这些人与我们容貌相仿,还有一些人在我们身边忙碌工作。接下来,你会看到房间的墙壁(不管简朴还是华丽,它总归是人工建造,至少是人们用双手修整出来的),壁炉里的火焰正在跳跃,供我们取暖或是保护我们免受侵害。那儿还有一些工具、装饰物、机器,兴许还有几件艺术品,总而言之,眼中看到的是其他人和他们的物品。来到世界上便是来到我们的世界上,来到人们的世界上;降生人间,便是降生在人们中间。生活可能是幸福的,或者是比较幸福的,当然也可能是不幸的,但总归是生活在社会中。
这个社会包围着我们,使我们沉浸其中,并要将我们塑造成型(塑造我们头脑的思维习惯和我们身体的劳动技能与习惯动作)。社会不仅是由人、物品和建筑物构成,它还是由各种纽带绾结而成的网络。这些纽带非常微妙,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它们更有精神性,它们由语言(语言是使人成为人并通向卓越的基本元素)、共同分享的记忆、习俗和法典构成,还包括义务、节日、禁令、奖赏和惩罚。某一些举止被视为禁忌,另一些行为则受到普遍赞扬。社会中蕴藏着众多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人类的大脑借助语言来运转,从幼儿时期开始,大脑就开始吸收我们能够得到的所有信息,消化和贮藏它们。生活在社会中,意味着永远要接收信息:新闻、指令、建议、笑话、恳求、诱惑、侮辱……当然还有爱情宣言。
后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将哈姆雷特的这句台词录在卷首。诚如德里达所言,这句话的各式翻译也处于“颠倒混乱”之中。译者知难而退,借用了朱生豪先生的译文。“唉,倒霉的我……”在原文中并非一声哀叹,而是一句咒骂:哈姆雷特诅咒自己降生的恶时辰。萨瓦特尔在此处反其意而用之:既然入世为人,那就应当肩负起重整天地的责任——从中他听到了命运的召唤。译者以为,《政治学的邀请》便可以概括为一种公民意识的自觉召唤:勇于认识政治、介入政治,虽然我们置身其间的生活境遇时常呈现出某种悖谬与荒诞——悖论(paradoja)是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词之一。
本书作者萨瓦特尔是当今西班牙思想界的翘楚人物,能够将他的政治哲学入门读本译成中文,为读者书桌上平添一册有趣的读物,对我而言,是莫大的乐事。起初,经西语系研究生于施洋同学推荐,我才得以与此书结缘;翻译过程中,好友王婷婷、李萌昀曾细心校读过部分章节——在此,我对诸君深表谢意。
回想前些日子,在翻译进程中,我时常记起两段译林佳话:一是鸠摩罗什译佛典,一是七十二长老译圣经。这里绝对不敢比附先贤,只是想起在讨论翻译实践的时候,这两则掌故都不是适当、妥帖的例证。原书是圣典,译者是信徒,这种翻译体验自然是从容而神妙。然而,在((政治学的邀请》中,有些段落令我击节赞赏,也有些说法与我的理念完全相左。但是,我沉醉于这些“差异”之中。这种乐趣怕是鸠摩罗什与七十二长老所不能体验的了。比如,在全书终结处,作者引用博尔赫斯的诗《正直的人》,似乎在呼唤一种“静观人生”,但是我深信政治始终是一种“行动人生”,匆匆忙忙地与生活讲和,岂非负了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