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悟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禅,
品牌: 圣严法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页码:31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2622242
·条形码:978754262224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禅与悟》收录了圣严法师在农禅寺、台湾、美国及香港等处的二十七篇禅坐会讲出文稿。在这些讲出中,圣严法师用知性及理性的角度,介绍实用、易懂、健康而且层次分明的禅修理论及禅修方法。切入心灵本体,提升身心世界。
作者简介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县。十三岁出家,曾于台湾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嗣后留学日本,1975年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法师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佛学学报及佛学研究年刊,为辅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担任论文指导。又创办法鼓山国内外禅修、文教、慈善体系的人文社会大学,僧伽大学、僧团道场、七个基金会、中英文四种定期刊物。他以中日英三种语文,在亚、美、欧各洲出版著作近百种。
他是国际知名的禅师、教育家、学者、作家,特别重视戒行的提倡、禅修的实践、知见的厘清,且以精湛的佛学义理,配合健康浅易的修持方法,指导禅修。
他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主张以教育完成关怀的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的目的。
媒体推荐书评
禅宗的悟,或是不假阶梯,一触即悟,或是苦参实究,突然自发。
禅的思想是空灵、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怎么、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锁,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飞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现前。
编辑推荐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
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
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锁,才能海阔天空地任运飞翔。
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现前。
禅的目的是教人:学着将现实世界的八热地狱,转变为清凉国土的七宝莲池;试着把自害害人的身口意三业,转化为自利利他的慈悲与智慧。
《禅与悟》不是禅,仅希望借它来向读者诸君透露一些关于禅的消息。
目录
自序
禅悟与静坐
禅与悟
禅与缠
悟与误
情与理——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善与恶——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梦中说梦
法喜与禅悦
心净国土净
人间净土
禅——如来如去
禅——解脱自在
禅——平常身心
禅——扫水砍柴
禅——人类意识
禅——心理健康
禅——内外和平
禅——你·我·他
禅——多·一·无
有分别与无分别
正道与邪道
时空与生命的超越
禅与日常生活
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禅的文化
《六祖坛经》的思想
禅意尽在不言中——《默照铭》解释
附录:《默照铭》全文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静坐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它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及心理的平衡,能使
我们减少执著,也能使我们的头脑更冷静、更清楚;再进一步,便能产生智
慧,开发精神的领域。可是从禅的观点来看,若无佛法的指导,由静坐所产
生的智慧仍然是带有烦恼的。由于他的自我中心还在,一旦遇到跟他自己有
冲突的人、事、景物之时,他的内心就会痛苦挣扎了。
静坐应注意的事项有三:1.调身,2.调息,3.调心。
所谓调身,是指正确舒适的坐姿,以及静坐中的身体反应。
至于调息,是指呼吸,可随着各人定力的深浅分为四个层次:鼻息、腹
息、胎息、龟息。“鼻息”是使用鼻孔出入的自然呼吸。“腹息”时,空气
虽然是由鼻孔进出,可是不注意鼻孔,也不感觉到是用鼻孔呼吸,而仅是腹
部起伏蠕动。所谓“胎息”,是不用鼻孔呼吸,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能成为
呼吸器官。此时的大宇宙即是母胎,自身是胎儿。“龟息”则自己不需要呼
吸体外的空气,甚至心脏也停止跳动,此时修行者的身体已能独立自成一个
宇宙,用自己体内的气或能来运行,自给自足,不必由体外提供空气或养分
。
至于如何照顾心念,一般是以止观的方法来摄心凝念。使用数呼吸、观
身不净、念佛、礼拜、静坐、冥想等方法,均可达成目的。
静坐的主要目的,在于集中散乱的心,使它渐渐变成统一心。通常人在
得到心的统一之时,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自我而达到了无我的阶段。其实那只
是静坐的层次,或是定的层次。定的经验也有高低,故有四禅八定之分,但
都不出于统一心的范围,而且尚未达到及于无心空慧的实证。从上述可知,
如果是用中国佛教禅悟的角度来看,“定”的经验,未必等于禅宗的禅定。
那么,什么是禅宗的禅定呢?六祖惠能大师的《坛经》说:“外离相即
禅,内不乱即定。”“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接触诸种外境而心不乱,
“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可见禅宗的禅定是在清净的智慧观照,不在
于统一心的定境,因为若住于统一心的定境,依旧未离执著。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