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刚才两位也都谈到了这是一个非常新兴的服务产业,可能在它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提醒我们是不是制度不够完善、本身的一些体系也不够完善。消协在当中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你们在过去的一年或者一段时间当中如何促进电视购物,为消费者权益保护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屈建辉:在中消协的指导下,北京市消协对电视购物这方面,从08年到09年连续两年通过不同的方式做了一些工作,08年主要是以点评电视购物广告为切入点,09年主要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对电视购物全程的服务进行了体验,这里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结合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我们的建议。所以从08年到09年,北京市消协在持续推动电视购物行业健康发展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工作,并且我们认为也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具体的我介绍一下,08年我们为什么要点评电视购物?因为08年在4月份的时候,我们曾经在一周7天之内接到了一个电视购物产品的11起投诉,是一个桑拿浴巷,这件事情引起了北京市消协高度关注,我们马上就和经营者进行了联系,但是经营者已经联系不到了,跑掉了,消费者投诉无门,政府相关单位找不到经营主体,实际我们在维护这部分消费者权益当中显得非常被动,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把这个案件在媒体上进行了公开的披露,结果合肥一家正规经营桑拿浴箱的企业,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陪同之下,来到北京市消协进行了沟通。最后据我们了解情况,他的代理商假冒了他产品的名义,最开始销售了它的一部分正规产品,但以后在有利可图,而且盈利空间比较大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制假、贩假,这个利润空间很可观,他的出厂价大概是人民币500元左右,他的电视购物的零售价是将近2千元人民币。他的售后服务没有保障,卖出去就没有人管了,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卖出,据我们当时测算,这个销售额可能接近1个多亿,可是再找这家厂家已经找不到了,消费者受害,合肥这家正当的经营主体也受到了损害,所以由此我们开始关注电视购物这个行业,并且进行了点评。
点评的过程当中我们具体的方式,是运用视频的网络搜索手段,收集了25个电视购物的短片广告,我们一共整理了12多万字的广告用语,请一部分专家进行点评分析,包括整个08年,我们结合这些投诉案件,包括这些点评,我们发现在电视购物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广告忽悠,干扰了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凡是看过电视购物节目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内容非常夸张,主持人情绪激昂,语音、声调也非常的高,搞的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把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调动起来了。这里面光这样还不足为怪,关键是有很多误导消费者的东西。
第二方面,售后服务没有保障。售后服务没有保障也体现了几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一般的电视购物,包括刚才任主任讲的远程购物或者网络购物,通过快递公司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候都是先付款后验货,在维权的时候显得非常被动。
第三方面,产品的质量没有保障。因为你已经先付了款再验货,最后出了问题也没有办法去保障。
第四方面,产品经常是三无产品,厂家基本找不到,他在投递的时候,很严重的伪造了、虚构了经营主体,地址是假的,单位公司名称是假的……
所有这些问题当中,我们认为第一步问题,或者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广告,我们国家有《广告法》,也有相应的执法方面的一些条例、规定,但是这类现象出现的还是比较频繁,这些广告当中的问题也比较多,比如语言使用绝对性语言,咱们《广告法》当中和政府有关部门条例当中对使用绝对性语言的这些产品广告宣传是绝对禁止的,比如有些广告用语经常讲“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史上最好的东西”,或者是“极品”,类似语言使用的极为普遍。同时广告当中明显有禁播的广告,不准许你播的广告都上来了,比如减肥产品,政府有关部门命令禁止药品、减肥产品上广告,电视购物当中大量的出现。广告当中还用不标明经营主体的手段,就是你从广告当中看不到这东西是谁卖的,经营者是谁,经常有一个400多少多少或者800多少多少的电话。电话,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被诉主体,在广告当中这种问题也是很多的。当然这里面虚假的安全也是没有根据的,伪造了一些所谓的数据、科学论证,还有仿造、伪造国家评估报告,所以这些广告用语经过察看问题都是比较多的。
主持人:这主要是08年的一些工作。
屈建辉:08年我们是主要以点评电视购物广告为切入点,所以我刚才谈的比较集中的是关于电视购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