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莱特兄弟的成就促进下,欧洲特别是法国的飞行事业在1909年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一年的8月,法国兰斯主办了一次盛大的飞行集会,欧洲的飞行员们相继创造了多种飞行记录。然而,给世界带来强烈震撼的还要数法国飞行员路易·布莱里奥。他驾驶一架飞机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降落到了大不列颠国土上。这个事件不仅给世界公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使英国人大为吃惊:他们意识到了某种突如其来的危险。飞机的发展使他们预感到单纯凭借海上防御力量今后已不可能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了。
随着飞行事业在世界各地的迅猛发展,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与飞行家冯如也为我国的航空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10年,冯如怀着为中国人争气的激情,驾驶自行研制的飞机参加了在旧金山举行的国际航空比赛。比赛中,冯如驾驶的飞机在飞行高度、速度和航程等方面都超过了当时国际上的最好飞行成绩,从而荣获国际飞行协会颁发的优等证书。1911年初,为了报效祖国,冯如谢绝美国人的重金聘请,偕同3个助手,携带两架自制飞机返回祖国,继续致力于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不幸的是,1912年8月,冯如在广州燕塘进行飞行表演时,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
踏入战场 死神插上翅膀
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各国军事当局认识到了航空气在军事领域里的发展前景,欧洲的各个强国开始搜罗各种各样的飞机以供陆军使用。不过,这时的飞机还主要用于侦察,飞机的研制工作大多也由私人进行,因而进展相当缓慢。在德国,人们的兴趣还主要集中在体积庞大的齐柏林飞艇上,因为此前公众的捐款使齐柏林得以继续以飞艇先驱者的身份从事研制工作,并最终向德国人证明了这种飞艇的实用价值。在另外两个航空大国法国和英国,飞机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但是,军人们已经急不可待地要把这件新式武器用于战争了。尽管飞机此时还存在许多问题,甚至还经常带来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但职业本身就充满危险的军人却顾及不了那么多。于是,飞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露面了。
1911年9月27日,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殖民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向土耳其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后,意大利决定依靠武力达到目的。9月29日,意土战争爆发。当时,土耳其还没有飞机,意大利却拥有军用飞机20余架,飞行员32名。这些装备和人员被编为第1飞机连,隶属意大利陆军。
战争爆发后,意大利陆军动员9架飞机、11名飞行员组成航空队参战。这9架飞机中有2架为“布莱里奥11”型单翼机,2架为“亨利·法尔芒”型双翼机,2架为“鸽”式单翼机,3架为“纽波特”式单翼机。10月15日,这9架飞机以及11名飞行员乘军舰抵达的黎波里海湾。10月23日上午,航空队队长皮亚扎上尉驾驶“布莱里奥11”型飞机飞往的黎波里与阿齐齐亚之间的土耳其军队阵地上空进行航空侦察,从而揭开了飞机参战的序幕。10月25日,副队长莫伊佐中尉驾驶一架“纽波特”飞机在侦察途中发现,在艾因扎拉地区有一个庞大的阿拉伯营地。为了弄清这个营地的详细情况,莫伊佐降低飞行高度在目标上空进行盘旋。当时还没有专门的防空兵器,营里的士兵面对这种情况只能用来福枪对起射击。没想到,还真有几颗子弹命中飞机,机翼三处受伤。这是空战史上飞机首次遭到地面火力杀伤。11月1日,加沃蒂少尉驾驶“鸽”式单翼机升空,前往敌军上空侦察。所不同的是,加沃蒂这回创造性地携带了4颗各2公斤重的“西佩利”式手榴弹。在飞到艾因扎拉地区的敌军阵地时,加沃蒂少尉将手榴弹扔了出来,从而开创了空中轰炸的先例。虽然这次轰炸引起了一场舌战--土耳其指责意大利轰炸了应受保护的医院,犯下了罪行--不过比这更重要的是,人们已认识到飞机在未来的战争中可能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