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志愿航空队轰炸机部队在中国(1937-1946)(2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SB

弹舱内的弹箱,这种是用来装载 6 枚 FAB-100 高爆弹的

从 1938 年 1 月底开始 M-100

发动机开始短缺。发动机被超负荷使用,大大超出 150

小时的使用寿命。轰炸机飞行员普希金回忆说,他本人花了很多时间和技术员一起,用一只手铆(没有空气锤)来维修飞机,他们往往会令两架飞机当 3

架使。

3 月 23

日红军建军二十周年纪念,苏联志愿航空队实施的轰炸台湾日本空军基地的行动得到了世人的瞩目。情报显示在台北附近的机场,日本人正组装从意大利得到的菲亚特

BR.20 轰炸机,他们编号为“1 型”轰炸机,中苏双方决定在这些新飞机到达前线前就予以消灭。攻击机群分为两个编队,28 架 SB

从汉口出击,12 架 SB

从南昌出击。在第一编队中只有苏联机组,而第二编队是中苏参半。为求突然,攻击航线通过台湾岛北部,并在西端急剧右转,在 4,000

米高度进入攻击。两个编队中只有从汉口起飞的波雷宁编队达成目标,南昌编队遇云无法辨识目标,不得不回头。在台北松山机场上空出现厚厚的云层,一名飞行员在云洞中发现目标,日本飞机列成两排,旁边还有未拆封的包装箱,没有任何伪装。SB

编队投下了 280 枚炸弹,松山机场这时才有高炮开火还击,没有日机起飞迎战。SB 轰炸机降低高度,分散向大海返航。此役在地面烧毁约 40

架组装完的飞机,机库,还有够机场使用 3 年的航空燃油,直接导致松山机场指挥官自杀。南昌编队损失一架

SB。一名中国飞行员燃料用罄后迫降在湖面上,他误将浅水水域当成稻田,全体机组被淹死,其中包括苏联的导航员 Tarygin(也是编队指挥官)。这次奇袭很快就详细刊登在苏联报纸上,但全文看起来似乎是从一名中国飞行员眼光来描述的。将这篇文章与后来出版的波雷宁回忆录比较,可以看出该文就是他自己写的,或者是大幅引用了他的谈话。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7頁/共4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