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志愿航空队轰炸机部队在中国(1937-1946)(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沃特 V-65“可赛”侦察机 (US COAST GUARD)抗战前夕中国的航空工业是相当落后的,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自己也无设计能力,所需飞机都要从外国进口。193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总金额为 370 万美元的 132 架飞机和 14 台飞机发动机

等零配件,次年再订购了 250 万美元的 81 架飞机和 80 台发动机。致使中国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航空产品客户,进口总额占了美国飞机出口总额的 20%。中国

空军的轰炸机部队主要装备诺斯罗普 2E“伽玛”轻型攻击轰炸机,该机在 1936 年引进 24 架,并进口 24 架份部件在杭州飞机制造厂组装,此外就是柯蒂斯 A-12 “雪莱克”攻击轰炸机。二者都拟用于直接战场

支援,总之这两种飞机作战半径短,有效载荷小,2E 仅能载 550 公斤炸弹,A-12 才 200 公斤。

中国空军当时装备的侦察、观测机也可执行轰炸任务,如沃特

V-65“可赛”侦察机和道格拉斯 O-2MC 。1932 年至 1936 年间国民政府共采购 82 架沃特 V-65“可赛”,后又在杭州按许可证生产。抗战开始中国就共有约 600 架作战飞机,其中有 305 架战斗机,其余为轰炸机和侦察机。按国际标准划分的中型轰炸机在中国就可以归类为"重轰",这样的飞机也不超过20架,都编入空军 8 大队下的三个中队。空军 10

队装备意大利萨弗亚.马基蒂 SM.72 三发运输机,该机的引进颇有意思。1935 年夏墨索里尼派该机贵宾运输型到中国展示,并在稍后赠送给了蒋介石

作为专机,后来中国又订购并自己组装了 6 架。SM.72 虽然是军用运输机,但也可以装炸弹实施轰炸。可惜的是抗战期间,SM.72 因保养维护不力,只

能执行运输任务。原属广东空军的第 19 中队装备了 1935 年购买的 6 架亨克尔 He 111A-0 双发轰炸机。空军 30 队有非常好的装备——美国马丁139WC,

该机于 1935 年购买 9 架,1937 年 2 月首批 6 机散件抵达上海装配,并用于人员培训。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4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