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07A 终极佩刀(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的要求。无论如何,F-107A 的研制工作一直在紧张地进行。此时,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已经在 J57 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推力更大的 J75

新型涡喷发动机,北美公司就马上决定把它作为 F-107A 的动力。

北美公司的工程师们对F-107A战斗轰炸机的垂直尾翼进行了重新设计,把它设计成单片整体式全动垂尾,——类似的设计也被用在北美

A3J“民团员”(Vigilante,后来编号改为 A-5)舰载战略轰炸机上。机翼采用一套复杂的扰流片-缝翼-导流片来进行横向操纵。机翼前缘与 F-100A

相似,安装有自适应缝翼,但后缘则完全由简单襟翼和开缝式襟翼组成。机翼没有副翼,横向操纵由机翼上下表面的一组扰流片完成。飞机安装由早期的线传操纵系统——“纵向操纵增强系统”(Augmented

Longitudinal Control

System,ALCS),它利用空气数据系统的输入信息来进行俯仰角速度的控制。主要进攻性武器将包括一枚核武器,以半埋方式挂载在机腹中心线挂架上。

不幸的是,风洞实验表明,由于机头雷达罩和下颚进气口造成的气流干扰,机载武器的发射与投放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进气口被从机头挪到了机身背部、座舱后方。进气道内安装有一套复杂的可调式斜板系统,可以保证发动机在不同速度下都得到合适的气流。最早的两架原型机在试飞初期,进气道内安装有一套双位(3.25°和

12°)发动机进气系统(two-position engine inlet duct

system)。该系统是在进气道中央安装一块垂直的楔形导流板,导流板两侧附有四块液压驱动的调节板,调节板可根据需要进行收放,以调节进气截面,保证发动机获得合适的气流。在第三架原型机上,这套系统实现了自动化,调节板也实现了无级调节。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