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马力的菲亚特 A.20AQ 直列发动机的型别,称为 CR.20AQ。最后一种发展型,装备 450 马力的伊索塔-弗拉斯齐尼 420 型发动机的
CR.20bis,出现于 1932 年。该机被称为 CR.20 Asso。到 1933 年生产线关闭为止,共生产了近 550 架各型
CR.20,其中大部分装备了意大利空军,有超过 50 架出口到奥地利、匈牙利和巴拉圭,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圭空军的 5 架 CR.20bis(第
11“印第安射手”战斗机中队)参加了与玻利维亚的格兰查科战争。
到 1932
年,时任菲亚特公司总工程师的切莱斯蒂诺·罗萨特利已经拥有十年的单发战斗机的设计经验。虽然曾涉足单翼战斗机的设计,但最终还是回到驾轻就熟的双翼机布局。他的新设计——菲亚特
CR.30,是配合新研制的菲亚特 A.30RA 十二缸液冷发动机而开发。这种发动机由工程师翟尔比(Zerbi)设计,标定功率 542 至 590
马力,起飞时出力约 690 马力。A.30 是一种理想的战机发动机,能够使飞机具有高的功率重量比,而且油耗低,运行可靠。
1932 年初,CR.30 的开发大大提速。意大利官方和菲亚特公司都急于让这种新战斗机参加在瑞士苏黎士举行的国际航空展会的竞赛。1932 年 3 月 5
日,原型机 M.M.164 号已经就绪。两个月后,第二和第三架原型机——M.M.165 和
M.M.166号——也准备就绪,将进行试验和展示。第一架和第三架原型机被选出参加苏黎士展会。菲亚特公司踌躇满志,相信 CR.30
是当时最快和机动性最好的战斗机。1932 年 7 月的苏黎士展会证实了这一点。这两架原型机夺得了有影响的达尔·莫林杯(Dal Molin
Cup),在展会中领先同侪,并在最后的系列展示中依然保持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