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为什么在16日的会谈中还同意说“可能周需要来解决其他一些问题”,而24日会谈时却连周来也表示拒绝了呢?斯大林态度上的这种转变,多半是科瓦廖夫的秘密报告起了不好的作用。
科瓦廖夫陪同毛泽东到达莫斯科之后,很快向斯大林递交了一个有关中共中央内部情况和政策倾向的报告,明确认为中共中央内部存在着严重的亲美倾向。报告称,中共中央始终对英美两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抱有幻想,而为了不激怒美英两国,刘少奇、李立三反对日本、印度等受英美集团支配或从属于英美集团的国家参加亚洲国家工会会议;周恩来反对向集中了美英两国巨大经济利益的上海、天津两大城市派出苏联专家。多疑的斯大林很可能因此一度对马上缔结各项经济合作协定心存疑虑。
24日会谈肯定是毛泽东的心情由晴转阴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毛泽东什么时候开始在莫斯科别墅里睡大觉呢?根据已有的文献记载,显然不是24日会谈之后立即发生的事情。据查,事情应该是发生在28~31日这最后的四天时间里。因为这一段只有这四天时间斯大林和其他苏联领导人没有同毛泽东晤谈。
值得注意的是,同通常所说的毛泽东这时因受冷落而情绪低落,大发脾气的情况不同,目前存在着一些完全相反的记录。比如,我们从《汪东兴日记》中,就看不出毛泽东这几天的情绪有任何异常的现象。而负责毛泽东生活起居的苏方负责人卡尔斯基1950年1月1日讲得更具体。据他说,毛泽东这几天心情不仅没有变坏,反而是变好了。他告诉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说:“毛泽东三天以来感觉非常好,他睡眠好,没有吃药,爱开玩笑,很兴奋,很健谈。”
毛泽东向来不是一个城府很深,感情隐而不露的人。很难相信他这时所谈所做都是假的,心里不高兴,却故意做出一副高兴的样子来。何况,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当时要想让斯大林让步,就得和斯大林斗,比如把斯大林的私人代表骂上一顿之类,而不能采取假意迎和的样子。因此,多半可以推断,毛泽东在别墅里睡大觉的几天,并非是他心情最不好的时候。
毛泽东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道:是否以新条约代替旧的
毛泽东在莫斯科期间什么时候心情最不好?
依据目前能够掌握的资料,估计应该是在24日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只不过,它并没有马上发展成像后来毛泽东自己所说的,破口大骂,闭门不出,“在别墅里睡大觉”。毛泽东后来为什么睡大觉,也并不是因为斯大林故意避而不见,而是毛泽东自我感觉睡眠严重不足,主动提出想要静养几天。这从他1950年1月1日与苏联大使罗申的谈话当中可以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