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106A 原型机
同样作为一架单座的超音速截击战斗机,F-106A
的最大变革是采用了当时美国最先进的MA-1电子诱导、武器管制系统。它和全美地面半自动防空体系“赛琪”(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是联动的。而 MA-1 的基底是一台小型数字计算机。虽然 F-102 也配备同样的计算机,但 F-102A
只能在接收和破译了来自地面指挥站的诱导指令、并将它传输给机载自动控制系统 AFCS(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以后,飞机才能对目标进入全自动截击。而 F-106A
则可以在地面帮助下大致到达战斗空域以后,完全依靠自己携带的机载雷达捕捉到目标,并进一步自动实行追尾、瞄准,在最合适的位置选择和发射武器,进而完成安全脱离及返航操作。在这些作战程序的执行过程中,飞行员的工作只是监视仪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而已。
MA-1
在仪表板的下方安排了一个地图显示屏,可同时将我机坐标、敌机坐标、与友机的交会点、空中待机区、己方机场坐标、以及地面导航支援设备的位置都清楚地标示在上面。甚至能将禁飞区域(如己方的地空导弹作战空域)也标划出来。最有趣的是,还能够根据每一时刻的燃油储备量、画出可返回基地的飞行半径区域,以供飞行员决策时参考。而且
F-106A 在当时已经采用了相当先进的“综合显示仪表”(IIS),当时被叫作“飞行情报指示中央装置”,即把主要的飞行参数(如速度、马赫数、高度、升降率、)、飞行姿态显示(ADI)和方位显示(HSI)等等集中反映在一个纵向布局的新型仪表上,它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并存“指针式”和“数值式”新旧两种表现方式,因此不仅简化了仪表布局、使飞行员的解读更加直观,而且误读的几率也大大降低。这样的综合显示功能,无论飞机处于全自动飞行还是全手动操作状态,都一样可以有效地保持。它也许就是
90 年代才推广的“座舱综合显示系统”的雏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