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109/Me-109 战斗机(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无奈之下,1931 年 6 月 1 日,BFW 递交了破产申请。后来通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据理力争,总算迫使 DLH 接收了已生产的

M-20 和 M-28 高速邮件机,逃过了这次危机。公司随后进行了改组,梅塞施密特博士成为新的领导人。此后纳粹党上台了,德国空军急速扩充,大量的订单秘密飞向容克、阿多拉、亨克尔、福克沃尔夫,但 BFW 只有收到一张:在亨克尔的授权下生产 12 架 He 45 双翼机。老对头米尔希青云直上,成了 Reichsluftministerium(帝国航空部,简称 RLM,下同)主任,这下公开报复,禁止他们自行开发任何飞机,规定只准在别的厂商许可下生产别人设计的飞机。

由于接不到本国的设计订单,BFW 只好暗中去国外招揽业务,罗马尼亚的 I.C.A.R 要求设计商务运输机和单座教练机,编号分别是 M-36 和 M-37。但很快就被米尔希发现了,他派一名手下维玛中校上门宣布罪状:“在国家如此需要你们的时候……”盖世太保也频频造访奥格斯堡的总部,梅塞施密特博士愤怒的抵抗着,努力维持摇摇欲坠的公司。出乎意料的,这件事情慢慢平息了,功臣是赫尔曼·戈林阁下(难得他也做点好事),亏了他的暗中干涉,对 BFW 的指控才没有成立。

转机终于来了,空军要在 1934 年举办的第 4 届国际飞行大赛上展示德国航空技术的优势,每个厂商都收到订单,设计一种竞技飞行用机。实际上早在 1932 年,BFW 就为当年的比赛设计了运动机,编号 M-29,共生产了四架原型机。第一架于 8 月 8 日坠毁,第二架在空中突然失去动力,虽然飞行员跳伞逃得一条性命,随机技师身亡。于是被禁止参赛,打入冷宫。

现在时间紧迫,梅塞施密特博士决定把已完成部分设计的 M-37 教练机改成双座运动机,1933 年 10 月,这种并列双座式飞机被重新编号,便是 Bf 108。采用 250hp 的 Hirth

HM-8U 发动机或者 218hp 的 Argus

AS-17 发动机,全可动前后襟翼,Bf 108A 空速 320km/h(200mph),具有极好的操作性。1934 年 2 月在奥格斯堡附近 BFW 的机场首次试飞,获得空前成功,飞行性能比设计人员指望的更好。6 架原型机很快被接收,与其他厂商交付的飞机一起,空军派出了一个专家小组进行试飞测试。

但厄运再次降临,7 月 27 日,就在截止日期到来之前,第一架原型机(注册号 D-LBUM)坠毁,来自 RLM 的试飞员当场身亡。梅塞施密特博士费尽唇舌,保证 Bf 108 不会成为M-20,然后几天是通宵达旦的工作,总算在月底前完成了剩下 5 架飞机的改进。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80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第58頁 第59頁 第60頁 
第61頁 第62頁 第63頁 第64頁 第65頁 第66頁 第67頁 第68頁 第69頁 第70頁 
第71頁 第72頁 第73頁 第74頁 第75頁 第76頁 第77頁 第78頁 第79頁 第80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