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见 E-152A 后机身确实应用了面积率两种机型前机身都是一样的,但与原始的 E-150
有所区别,主要不同在于机头锥外形。为了适应这种改装,机头进气道进行了一定修改。空速管进一步加长,和米格-21F
一样重新安装在机头下方,使得机头锥的外形更加简洁。两种新飞机都可以挂载两枚 K-9 空对空导弹,所不同的是,E-152 在翼尖挂装,而 E-152A
的挂架则在翼下。除此之外,它们更大的区别在于 E-152 仍旧装备老式的“飓风”5B 雷达,而 E-152A
则装备更好的“TsP”雷达。

在朱可夫斯基工厂测试期间的 E-152A,可以清楚地看见它挂载的 K-9 导弹。1961
年,在图什诺航展上的出现后,北约称该机为“鳍”很快,2 架 E-152 和 1 架 E-152A 在米高扬工厂制造完毕。人们充满好奇地等待它们,尤其是后者进行首飞。1959 年
7 月 10 日,米高扬首席试飞员乔吉·K·莫索洛夫驾驶 E-152A 飞上天空。在 1960 年 11 月 23 日全部试飞结束前,莫索洛夫和菲德托夫进行了数轮全面测试。飞机在 13,700 米和 20,000
米高度上,E-152A 最高时速分别能达到 2,135 公里和 2,500 公里,实用升限 19,800 米,爬升到 10,000 米和
20,000 米分别需要 1.48 分钟和 7.64 分钟,挂载两枚 K-9 导弹最大实用重量为 13,600 公斤,如果加一个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