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最后的战斗机——F4D/F-6 传(48)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F-35 也是打败了具有无尾布局特点的波音

X-32(早期是半无尾,后来为了加强竞争力被迫修改为常规布局,可是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败了)。有意思的是,苏联/俄罗斯几乎没有服役过这种布局的战斗机,倒是美俄以外的一些地区和国家积极采用了这一布局。欧洲更是把这种布局当作与美俄竞争的法宝,法国达索的“幻影”系列(除了“幻影”F1)和“阵风”,瑞典的

Saab-35/37 和

JAS-39,欧洲联合研制的

EF-2000“台风”,以色列的“幼狮”(改换发动机及稍作气动修改的幻影III)和中途夭折的“狮”,乃至我国的歼-10

无一例外都是半无尾布局。究其原因,在缺乏足够经济性和大推力的发动机条件下的追求高综合性能的需求也许是一个主要原因。当然,还有飞行器设计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作战要求的因素在起作用。

波音X-32预期的生产型(左)和原型机(右),虽然将半无尾设计改为正常布局,可惜为时已晚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8頁/共4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