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 年 6 月,这项要求正式成为“第 39 号海军参谋部需求”(Naval Staff Requirement
No.39,NA.39)。该文件要求研制一种双座舰载攻击机,可在机内挂载 1 枚核弹;在 60 米高度以 0.85 马赫的速度飞行;作战半径不低于 740 千米;总载弹量 1,800 千克;停放状态下,机长不超过 15.5 米,以适应现有的航空母舰升降机;最大重量不超过 20,400 千克。该机还应具备充当空中加油机的能力。
当时,布莱克本飞机有限公司(Blackburn Aircraft
Ltd.)仅限于生产客运和货运飞机,但它却对海军的这项需求做出了回应,提出了一个公司编号为 B.103 的设计方案,并且大量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
海军对飞机载弹量和性能的要求决定了必须采用双发布局。布莱克本原先考虑使用 4,990 千克推力的阿姆斯特朗-西德利“蓝宝石”(Sapphire)Sa.7 涡轮喷气发动机,但这种发动机太大也太重。于是德哈维兰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该公司“三角徽章”(Gyron)涡喷发动机的缩小版——PS.43“小三角徽章”(Gyron
Junior,生产型被称为布列斯托-西德利“小三角徽章”Mk.101)。“小三角徽章”没有加力燃烧室,可提供 3,630 千克的推力。
低空飞行要求飞机采用小机翼、高翼载,以减少阵风和紊流造成的颠簸;但是舰上起降一般又要求采用大机翼、低翼载,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降低着陆速度。为了折衷,布莱克本采用了小机翼布局,但引入了“襟翼吹气”(或称“附面层控制”)系统。附面层控制系统是利用一系列导管,将 10% 的发动机压气机气流引导到机翼前缘,以及襟翼和副翼的上方;同时,它还引导发动机喷出的气流经过“T”形布置的水平尾翼下方。附面层控制系统几乎可以使低风速时的升力翻一番,同时也提供了一套有效的除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