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北欧铁翼——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喷气战机——Saab-21(1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喷气战机

红羽

Part1

萨伯

35“龙”

——进入超音速时代突破之作

在无尾三角翼战机设计方面,“龙”式是萨伯公司所迈出的成功第一步,正是这第一步的成功,使萨伯公司在以后战斗机研制中坚定了采用无尾三角翼布局的决心——先是萨伯

35,然后是萨伯 37,再到多用途的萨伯 39。

“龙”的起源

早在 1949 年,应瑞典皇家空军委员会提出的要求,萨伯公司开始进行代号“项目

1200”的新机预研,计划用其取代到时必然过时的萨伯 29“圆桶”,“圆桶”虽然服役时间不久,但由于各航空大国的新型喷气战斗机层出不穷,其性能已经开始落伍。

瑞典皇家空军对新机的具体要求是可以拦截高空高速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不得低于 1.4

马赫,除了可以使用瑞典现有的机场外,还要具备公路起降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够使用临时加固的公路简易跑道。这也是瑞典皇家空军第一次对战斗机起降性能提出如此要求,毕竟这个时期的局势不同了,原苏联锋芒毕露的攻击力使瑞典人没有幻想能顶住其第一波次进攻,因此在机场遭突然袭击而被摧毁后战斗机的公路起飞性能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还要求新机的构造不能过于复杂、易于维护、价格低廉、操纵简单,总之就是要求在战时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保持战斗力,一切的设计要围绕恶劣的战争环境。这是瑞典皇家空军第一次对战机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但也说明其对萨伯的飞机研制能力充满信心。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6頁/共48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