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北欧铁翼——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喷气战机——Saab-21(3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待续- 冷战中的北欧铁翼

——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喷气战机

红羽

Part1

萨伯

37“雷”(Viggen)

——成熟设计的象征Viggen

一词在瑞典语中是“雷”的意思,指的是北欧神话中主司战争的雷神托尔(Thor)用手中战锤(瑞典语

Mjolner,即所谓的“雷神之锤”)所制造的霹雳闪电,传说这个神锤发出的闪电可以杀戮各种各样的妖魔,瑞典皇家空军用“雷”来命名此款战机无非是想暗示萨伯 37

为“全能战机”。

十年砺剑

1952 年,瑞典皇家空军就在考虑让萨伯公司开始预研新型战斗机取代刚刚服役的萨伯

35“龙”式,皇家空军的对新机的性能要求主要是:起降滑跑距离不超过 500 米(这成了瑞典皇家空军对战斗机的一贯要求);最大速度能达到 2

马赫;可以执行高、低空拦截任务;能低空突防攻击敌方地面目标……

萨伯公司欣然接受了该新机的预研项目,并将新机的公司代号定为“项目

1300”。在接到项目后萨伯公司的设计师们先后提出百余种方案,其中包括:使用了火箭发动机的“项目 1325”;使用类似“龙”式的双三角翼结构的“项目

1372”(该方案十分命短,连风洞模型都未制造);可垂直起降的战斗攻击机——“项目 1400”;最大速度 2.8 马赫的“项目 1421”;最大速度 2.3

马赫,外形模仿“幻影”III的“项目 1443”……直到“项目 1500”才大致接近现在的“雷”。在经过 100 余种设计方案对比后,终于在 1962

年确定该机的整体布局采用代号“项目 1534”的方案,整个论证过程长达 10

年。其研制过程自开始至终挫折不断,但各种方案的设计工作依然坚持进行,没有象有些国家那样的为了降低风险而将已经花费大量心血的战机研制项目盲目下马。

瑞典皇家空军要求研制新型战斗机的议案在 1961

年得到瑞典国会的同意,但新型战机的研制费用和单机成本要严格限制。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新机的动力强劲,瑞典沃尔沃航空发动机公司得到了美国普·惠公司 JT8D

型涡扇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这也是瑞典第一次引进美国人的发动机。为了适应瑞典的使用环境而将其燃烧室进行适当改进后,沃尔沃公司开始生产瑞典版的

JT8D,即单台正常推力 6.7 吨的 RM 8A 型涡扇发动机。这是瑞典人的一贯传统——购买发动机的技术,然后在国内改进和生产,决不单纯地采购。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2頁/共48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