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
35“龙”的成功研制,无尾三角翼对于萨伯公司来说已不再陌生,而且由于对无尾三角翼技术的熟练掌握,开始在三角翼布局的基础上向设计鸭式布局的战机挺进。由于在保证短距起降性能的前提下还要兼顾“雷”的高速性能,选择了带有副翼的近距耦合固定式鸭翼和小展弦比三角主翼的气动布局。对于“雷”来说,鸭翼自身的产生的升力并不大,基本是个涡流发生器,鸭翼翼面上产生的脱体涡在主翼上不仅可以产生附加升力,还可以抑制大迎角机动时的气流分离,大大提高“雷”的格斗机动性能。鸭翼的后缘襟翼则可以提高飞机的低速性能——特别是短距起降性能。萨伯
37 虽然在鸭翼上安装了后缘襟翼,但它的主翼却没有安装任何襟翼,主翼后安装的只是两段式升降副翼。“雷”的设计最大过载为 12 个 g,通常最大使用过载不超过 8
个 g,因为飞行员承受不了过大的过载。
综合了这一系列的专门设计,“雷”在普通公路上仅滑行 400 米即可起飞;使用推力换向器,其在公路上着陆的滑跑距离可限制在 450
米以内,完全满足了瑞典皇家空军的短距起降要求。当然,“雷”的 400
米短距起飞性能对于今天的新型战机来说并不出奇,但其在简易机场上的短距着陆性能就很少有常规固定翼飞机能够匹敌,普通的战机的着陆滑行距离一般要在一公里以上。如果一架飞机只能再简易机场上起飞却不能降落,该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雷”值得称道的不仅是它的短距起降性能,还有它继承自“龙”的易维护性和可靠性设计。为了便于维护,“雷”机身上一百多个维护用舱门集中设计在机体下侧,维护时不需使用扶梯,地勤人员在地面即可对飞机完成维护作业。该机的每小时维护工时只有约